老李停下扫帚,认真地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众人哄笑起来。卖柴的张三大声道:“您老高风亮节!可您扫一辈子街,攒的下半个元宝吗?”
老李只是笑笑,也不争辩,继续“唰—唰—唰”地扫街。
又有人问:“李老头,您说说,您图个啥呢?”
老李这才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我扫的是心,不是街。”
这话一出,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心怎么扫?您老给扫扫看?”
老李却不解释,自顾自地扫街去了。从此,“傻老李”的名号就在镇上传开了。
夏去秋来,老李依旧每日扫街。这日清晨,雾特别大,三丈外看不清人。老李正扫着,忽然听见前面有呻吟声。他赶忙上前,见一位老先生跌倒在路边,抱着腿直抽冷气。
“您没事吧?”老李赶紧放下扫帚去扶。
老先生摆摆手:“脚崴了,劳驾扶我一把。”
老李搀起老先生,发现他衣着虽普通,气质却不凡。老人约莫六十多岁,目光炯炯,不似寻常百姓。
“我家就在前面拐角,能送我一程吗?”老先生问道。
老李一口答应:“您等着,我先把这段扫干净了,立马送您回去。”
老先生好奇:“你都捡到过元宝,何必还做这扫街的营生?”
老李一边扫地一边说:“元宝是意外之财,扫街是本分。做好本分,心里踏实。”
老人若有所思:“听说你当时说‘扫的是心,不是街’?”
老李笑了:“大伙儿都笑话我这话呢。其实说白了,地上脏了,人的心也会跟着乱。我把街扫干净了,大家走着舒心,我心里也干净。”
送老先生回家的路上,两人聊了一路。老先生问了许多镇上的事,老李有一说一,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