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走婚桥的传说

“独支每晚来看你,天亮前回去,”娜珠的母亲终于松口,“你们可以相爱,但不住在一起。有了孩子,就留在我们家里,由我们抚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样,娜珠和独支开始了“走婚”。独支白天在自己母亲家劳作,晚上到娜珠的花楼与她相会,清晨再回到自己母亲家。

其他年轻人见状,也纷纷效仿。渐渐地,这种“走婚”习俗在摩梭人中流传开来。

摩梭人发现,走婚让男女关系更加纯粹——结合只是因为爱情,而非财产或家族压力。爱情消失了,双方可以平静地结束关系,没有复杂的离婚纠纷。孩子在外婆家长大,有母亲、舅舅和整个母系家族的关爱,从不缺少亲情。

岁月流转,瓦如老了,最终离开了人世。格姆女神悲痛欲绝,但她记得自己对泸沽湖的责任,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

据说,瓦如去世后,格姆女神的眼泪汇成了泸沽湖的源头,永不干涸。而她等待瓦如归来的身影,化作了巍峨的格姆山,永远守望着湖水。

为了纪念女神的爱情,摩梭人在草海上建起了一座长长的木桥,称之为“走婚桥”。相爱的男女在桥上相会,仿佛重现当年瓦如跨过湖水与女神相聚的情景。

至今,当夜幕降临,你仍能看到泸沽湖畔点点灯火,那是走婚的男子们提着马灯,踏上心之所向的路。而在清晨的薄雾中,他们又匆匆返回自己的家,开始一天的劳作。

摩梭人说,是格姆女神教会他们:爱情的本质是两心相悦,而非形式上的捆绑。真正的爱,不需要契约约束,而是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守候。

每当月圆之夜,老人们还会指着格姆山顶说,看,那是格姆女神在等待她的爱人。而泸沽湖水的轻轻拍岸声,是他们永远诉说不尽的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