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村东头有户李姓人家,男人叫李大山,媳妇叫王秀娘,两口子老实本分,膝下只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名叫小宝。
这年开春后,原本活泼好动的小宝突然变得痴痴呆呆,不哭不闹也不爱玩了,整天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院里,对着门口那根旧木桩傻笑。
那木桩有些年头了,还是李大山爷爷那辈打院墙时留下的,半人高,碗口粗,常年风吹雨打,表面已经斑驳不堪。
“小宝,看娘给你蒸的糖包子。”秀娘捧着热腾腾的包子蹲在小宝面前。
小宝却不理不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根木桩,嘴角咧开,发出“呵呵”的傻笑声。这笑声让秀娘心里发毛,她回头看了眼那普通的木桩,不知怎的,竟觉得那上面的纹路像极了一张扭曲的人脸。
“山哥,咱小宝这病越来越怪了。”夜里,秀娘忧心忡忡地对李大山说,“我今儿个仔细瞧了,那木桩上好像多了些道道,不像虫蛀的,倒像是...像是谁用指甲抓出来的。”
李大山皱紧眉头:“别瞎想,明儿个我再去镇上请个郎中。”
可接连请了三个郎中,药也灌下去不少,小宝的病却丝毫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瘦,眼窝深陷,活像被什么吸干了精气。
这天傍晚,秀娘给小宝擦身子,突然惊叫一声。李大山忙跑进屋,只见秀娘颤抖地指着小宝的后背——那瘦弱的脊梁上,赫然出现了几道暗红色的印记,形状竟和木桩上的抓痕十分相似。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大山也慌了神。
邻居老人来看过后,低声说:“大山啊,这孩子怕不是得了实病,像是撞了邪。你们不如去请个先生来看看。”
第二天一早,李大山就赶往三十里外的黄家庄,请来了有名的黄先生。
这黄先生约莫五十来岁,干瘦精悍,一到李家院子,目光就落在了那根旧木桩上。他绕着木桩走了三圈,脸色越来越凝重。
“先生,怎么了?”李大山紧张地问。
黄先生不答话,只是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摸木桩上的痕迹。突然他缩回手,只见指尖沾上了一丝黏稠的黑色液体,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腐臭味。
“这是...”秀娘捂住嘴。
黄先生面色铁青:“这是‘饿死鬼’盯上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