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拘捕

另一边,

见到张顺再次靠近,李逵不耐烦地道:“你绝非我的对手,再试几次也是徒劳。

还不快去叫船家开船!若误了时辰,惹恼了我,小心我把这船烧个干净!”

"既然要搭船,何不与我较量一番?"

张顺冷笑:"若你能胜我,自然可同行北上。”

"你这点本事,怎奈我何,还比什么试?"

李逵轻蔑一笑,推开了张顺,径自寻找船家准备开船。

岂料张顺嘲讽道:"看来你是害怕了吧,真是个胆小鬼。”

"谁说我怕了?"

李逵怒吼,双目圆睁,拔出腰间板斧,怒气冲冲地扑向张顺!

张顺早有防备,见李逵中计,迅速跃上船边,跳到另一艘小船上。

"船家暂借使用!"

丢出一锭银子,船家接过后正欲开口,李逵已持斧追至,吓得船家慌忙逃上岸。

"不是说比试吗?为何又要逃跑!"

李逵挥斧追击,却未察觉小船已被张顺划至江心。

张顺见状,跃入江中。

"这家伙躲哪儿去了?"

李逵立于船头搜寻,忽觉船身晃动,低头一看,张顺正攀附船边用力摇晃!

李逵措手不及,站立不稳,一头栽入江中。

李逵平日在陆上横行无忌,无人敢敌,可到了水中却如惊弓之鸟,如何抵挡得住张顺这般水中的高手。

不过几息之间,李逵已被张顺压入水中,灌了几口江水。

"张顺哥哥真厉害!"

王定六拍手叫好,扔出绳索相助。

张顺接过东西,在李逵周围绕了几圈,迅速将他结实捆绑。

随后,他登上客船,与王定六合力将李逵从江中提起,却并未释放,而是将他悬挂在船侧。

李逵吐了几口水,逐渐恢复意识,察觉自身处境后,立即怒骂:“你们这两个混账,仗着我不识水性就欺负我!等我上岸,定拿板斧劈了你们!”

张顺和王定六见状,决定给他点教训,放下绳索,将李逵再次浸入江水。

如此反复几次,李逵的咒骂声才渐弱,只是不停地呕吐肚里的江水。

张顺与王定六见他安静下来,便不再理会,继续在船边喝酒吃卤鸡卤鸭。

李逵闻到香气,忍耐许久后终于开口:“两位好汉,别挂着我玩了,让我吃点东西吧,这气味实在诱人!”

“你若再胡言乱语,我们真会把你扔回水里!”

王定六警告道。

李逵闻言浑身一颤,腹中的江水让他不敢再冒险。

“两位大哥,是我错了!”

李逵赔笑道,“我冒犯了你们,你们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咱们扯平了,快把我拉上来吧。”

“你这般蛮横,万一上了船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

王定六连连摇头拒绝。

李逵见状忙哀求:“两位大哥,哪怕不上船,也给我点吃的吧,那香味太勾魂了!”

王定六征询张顺意见,得到点头示意后,撕下一只鸡腿递过去。

李逵几口吃完,又嚷着要酒喝。

王定六只好倒了一碗浑酒递给他。

李逵饱餐一顿后,精神焕发,又催促二人将他拉上船。

张顺被他闹得心烦,不耐烦地回应:“再嚷嚷,就让你一直挂着,跟我们去北方吧!”

不曾想李逵听后竟傻笑起来,“也好,既然如此,我也不用担心你们不肯带我回山东了。

这样挂在船上随行北上,倒是遂了我的心意。”

说完,他果然安静下来,只在船边晃悠,自寻乐趣。

张顺与王定六闻言,都觉得匪夷所思。

张顺疑惑地问:“你这大块头,难道不知山东正闹瘟疫?为何偏要往北?”

李逵答道:“两位有所不知,我是山东沂州人,因犯事逃至江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以为能一直躲着,可前几天听说家乡瘟疫肆虐,那病厉害得很,十个人里九个难活。

我在江南虽平安无事,可沂州的老母亲还在老家,我实在放不下心,所以必须回去接她到南方避祸。”

张顺和王定六听完,感慨不已:“想不到你竟如此孝顺!”

二人本就敬重孝道,对李逵的执拗态度也释然了。

王定六急忙解开绳索,准备将李逵拉上船。

谁知李逵却反悔了,“你们该不会说话不算话吧?之前说好了让我挂在这儿回山东,现在又要变卦?”

一边叫嚷,他还用力摇晃挣扎,庞大的身躯让王定六几乎招架不住。

张顺赶紧呵斥:“别闹了!谁说反悔了?我们不过是看你孝心可嘉,才想拉你上来,大家一起吃肉喝酒!”

赵言站在镇外路边,心中纳闷,难道他们已离开小镇?

赵言四处寻找未果,想起刘慧娘的父亲刘广,曾是沂州东城防御使,因遭陷害,差点丢了性命。

为避灾祸,刘家变卖家产,举家离开沂州府,迁往安乐村定居,位于胭脂山脚下。

从刘广刚才的穿着来看,他似乎已失去防御使的职位。

然而,安乐村与胭脂山均属沂州境内,他们本不该出现在楚州才对?

难道他们也想借水路南下避难?水路不仅快捷,还更为舒适。

赵言心中盘算着,决定先召集同伴一同回码头查看情形。

若刘家不在码头,便安排其他人分散寻找。

事实如赵言所料,刘广一家确实在码头,但他们并非南下,而是计划乘船沿淮水逆流而上,抵达泗洲后再转运河,最终前往东京汴梁。

刘广一家选择这条迂回路线,实则是为了躲避山东的瘟疫。

刘广原本在沂州府担任东城防御,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长子刘麒、次子刘麟,以及独女刘慧娘。

一家人生活平静,直到新任知州到任。

新知州名为高封,他与高唐知州高廉是亲兄弟,而高廉又是高俅的堂弟。

高俅虽已去世,但宋徽宗念及他曾替自己挡灾,对高家格外宽容,甚至超过了高俅在世之时。

高封早年游荡东京,常出入风月场所,还会些欺诈伎俩。

这样的人竟因宋徽宗的庇护,成了地方官!

除了过去的劣迹,高封还有一个特殊嗜好——喜欢男子。

上任后,他手下有个队长阮其祥,其子阮招儿眉清目秀,胜似女子。

阮其祥一直觊觎东城防御之职,得知高封喜好男风后,便将阮招儿送上门去。

刘广无奈之下,只得听从安排,将官职拱手相让于阮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