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可靠伙伴

……

梁山水泊北岸,赵言刚料理完对影山之战阵亡士卒的后事。

按照既定规矩,阵亡者家属一次性领取百贯抚恤金,日后山寨用人时优先录用。

伤残无法再战的士兵,则获五十贯补助,并被安排轻松岗位。

安顿完士卒事务后,赵言妥善接待了新加入的吕方和段景住。

前者加入马军,辅佐林冲;后者则负责管理梁山上的军马驯化营。

与此同时,时迁从大名府带回重要情报:今年的生辰纲押运任务,落在了青面兽杨志身上。

“大哥,我曾与那杨志见过一面。”

林冲回忆道,“当年我持柴进书信上山,却被王伦刁难,要我取人头作投名状。

冬日行人寥寥,我在山下苦等三日才遇见杨志一家。

交手数十回合不分胜负之际,王伦却假意示好,请他上山并欲与其共掌山寨。”

林冲说到这里,冷哼一声,显然对王伦的作为仍耿耿于怀。

“可惜杨志不肯答应,次日便下山前往东京了,只是不清楚他后来是如何抵达大名府的。”

“诸位头领有所不知,”

韩伯龙简略讲述了杨志的经历。

原来杨志离开梁山后,直奔东京。

他本打算贿赂太尉高俅,希望能官复原职,恢复杨家威名。

然而,那时高俅已被赵言所杀,接替他的太尉是高俅的义子高坎。

尽管高坎的能力未必胜过高俅,但在某些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坎收了杨志的贿赂后,又听闻天波府杨家有把家传宝刀,就在杨志手中。

他之前从汤隆那里得到了徐宁家的软猬甲,就想再得到杨家的宝刀,凑齐这对宝物献给宋徽宗。

如果高坎直言索要宝刀,或许杨志会因为渴望官复原职而交出宝刀。

但高坎担心杨志不愿献出家传之物,也不想多生事端,于是借着“失陷生辰纲”

的罪名将杨志关押入狱。

杨志在狱中依靠故友帮忙,花光了所有积蓄,才买通太尉府官员保住了性命。

但因得罪的是高坎,那些官员不敢让杨志留在东京,找个借口将他发配到大名府……

接下来,杨志的命运如《水浒传》中原有的情节一般。

在大名府,这位天波府杨家的后人得到梁中书赏识,在与索超一战后,两人一同被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对了,生辰纲什么时候出发?押运路线都查清楚了吗?”

赵言问。

虽然今年的生辰纲依然由杨志押送,但由于山东地区爆发瘟疫,没人知道他是否会沿用原来的路线。

蔡京的生日是在六月十五,杨志他们应该在五月下旬出发,六月初途经山东地界……

韩伯龙答道:“押运路线依旧如往年,全程陆路,由大名府启程,途经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岗、白纱坞、野云渡、赤松林,最终抵达东京汴梁。”

“那么押运方式呢?”

赤须龙费保追问,“还是像去年那样,用十几辆太平车装载财物,再由三五十禁军护送?”

提及劫取生辰纲,梁山上无人比费保四兄弟更有经验。

因此,当韩伯龙向赵言汇报消息时,赵言也将龙、虎、熊、蛟四位头领召集过来,听取他们的意见。

“听闻梁中书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却被杨志阻止了。”

韩伯龙接着说,“据我们在梁府的探子回报,杨志提议伪装成感染瘟疫的百姓,声称要前往梁山水泊求医。”

“哈哈,这位青面兽倒是有妙计。”

赵言笑着评价道,“装扮成求医的病人,既能掩人耳目,又能震慑那些胆小的匪徒,他们见了都避之不及,哪里还会动 ** 夺?”

“兄长,我们是否继续按原计划行动?”

琼英询问。

今年的生辰纲,赵言志在必得,但鉴于梁山正面临瘟疫危机,他希望能在不引朝廷注意的情况下,悄然取得生辰纲,最好是像去年龙、虎、熊、蛟那般悄无声息,即便成功也不会被人察觉。

为此,赵言等人商定的策略是实施掉包计,神不知鬼不觉地替换生辰纲,再将真品运上山,至于假货则无需梁山操心。

“我之前让安神医改进的**,已经准备妥当。”

赵言环顾四周,“大家照原计划行事即可。”

“遵命!”

众头领齐声应允。

...

贺重宝从关山镇到达梁山水泊已满三天,除了第一天见到几位梁山头领外,其余时间都被关押在北岸军营的一座帐篷内,连外出散步都不允许。

然而,尽管被囚禁,贺重宝却感到安心不少。

只要梁山水泊的匪徒没在瞬息之间解决他,那就意味着还有谈判余地。

他不知道,离他十几丈远的大帐内,鲁智深、林冲、孙安及大小头目共计十六七人正商议他的事情。

"今日召集大家,有一件事..."

鲁智深详细告知众人贺重宝的来意后,

"如今兄弟不在,这事怎么办,大家谈谈各自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鲁智深开口:"我们汉人怎能替异族效力!"

"赵家兄长早说过,绝不受招安!"

阮小二率先表态:"赵家兄长连宋廷都不愿归附,更别说这外族辽人!"

"依我看,辽人绝非善类,"阮小五说道,"梁山刚在对影山与他们交过手,他们心中肯定恨极了我们,哪会真心诚意!"

"这些辽人分明想败坏梁山名誉,"阮小七接话,"梁山若被辽人招安,岂不成了汉奸?"

阮家三兄弟说完,其他头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尽管众人一致反对招安,但在处理贺重宝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鲁智深等草莽出身的头目主张直接杀了贺重宝,以其人头祭奠对影山牺牲的将士。

而林冲、徐宁等人则持不同意见。

"诸位兄弟,自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常理,"林冲劝道,"赵家兄弟志向远大,今日杀掉这辽人无妨,但若坏了梁山声誉,将来谁还敢来梁山议事?"

"此事绝不能开先例,"徐宁附和,"今日若坏了规矩,日后梁山使者外出,岂不是自身难保?"

经二人一番劝说,鲁智深等人逐渐转变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