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疑云与人事变动(二)

表格里的每一项参数,从基材的纯度(99.992%)、反应温度(68.5℃),到催化剂的浓度(0.03mol/L),甚至是后期数据修正时采用的算法模型,都和他笔记本里记录的内容一模一样,连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值都分毫不差。

李硕士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他下意识地摸向抽屉里的实验记录本,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每次调整参数的思路和过程,有些关键数据他甚至只在实验室的内部服务器上备份过,从未对外公开。

“怎么会这么巧……” 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王春的论文投稿时间显示是今天早上八点,而他自己完成最终数据拟合是在今天凌晨三点,前后不过五个小时。

这五个小时里,王春不仅要完成实验数据的整理,还要撰写完整的论文,甚至还要通过预印本平台的审核,这根本不符合正常的科研流程。

更让他心生疑窦的是,王春在此之前从未在任何学术会议或私下交流中提及过相关的研究方向,就连上个月课题组聚餐时,有人问起他最近的研究进展,他也只是含糊地说 “还在摸索阶段”。

李硕士的脑海里开始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各种可能性:是实验室的服务器被入侵了?还是有人无意间泄露了他的实验数据?

他想起上周王春曾以 “借用设备” 为由,在他的实验台旁停留了将近二十分钟,当时他因为急于处理样本,没有过多留意;

还有前几天,他的实验记录本不小心落在了会议室,等他回去找的时候,王春正好从会议室里出来,还笑着问他 “是不是在找什么重要东西”。

当时他只觉得是巧合,现在想来,那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却都像是一个个疑点,串联成了一条指向不明的线索。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人群,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底窜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