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后,我调出系统内所有作物数据,输入当前人力、水源、能量值,运行“优先级评估”。结果跳出:玫瑰利润率最高,达287%;灵泉稻为112%;老品种仅38%。但玫瑰耗能高,加工周期长,需专人盯控。
我咬了咬笔杆,在纸上划出新策略:“双核一保”——灵泉稻保基本盘,七彩玫瑰攻高利润,老品种只留五亩应急。其余人手,全压向玫瑰加工与荒地勘探。
顾柏舟回来时正看见我在画人力分配表。他放下锄头,声音低沉:“你要把人都调去种花?米田谁管?”
“米田不能松。”我说,“但也不能原地踏步。玫瑰打开市集,赚的是快钱,能回流能量值。荒地若真有古渠,修好了,水就不愁了。”
“可你现在连香囊都做不出,就要去挖地?”他指着账本,“上月卖米赚的80能量值,你用了50去扫地,剩下30够不够换新炉子?不够。你拿什么撑加工?”
我沉默片刻,打开手环,调出扫描结果:“你看这暗渠,走向和我们村主渠平行,深度浅两尺,说明它曾是独立供水系统。如果修复,不仅能供西区,还能分压东区灌溉。这是根上解决问题。”
他盯着图看了很久,忽然问:“要是挖开,啥都没有呢?”
“那就停。”我说,“我承诺只做一期勘探。若无实据,立刻收手。”
他没再说话,转身去灶房烧水。我以为他不同意,谁知一盏茶后,他端着一碗热汤出来:“喝了。下午我去叫人,先把石阶清出来。”
傍晚,我带自动耕地机到荒地。机器嗡鸣启动,翻土深度设为一尺。刚行进三步,机身猛地一震,卡住了。我停机查看,犁头勾住一块石板,边缘平整,像是人工铺设。
顾柏舟蹲下用手扒开泥土,露出一角刻纹。我心头一紧,忙调出手环扫描。
【检测到结构化石板阵列】
【推测用途:观测台或标记桩】
【关联任务进度:1/3】
“不是随便埋的。”我说,“这是人为布置的。”
他抬头看我:“你还扫吗?”
“扫。”我点头,“但换方式。机器耗能大,先用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