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离确认键还差半寸,我收回了手。投影板上的连接请求像一滴墨落入清水,缓缓沉底,最终消失在界面深处。棚外风声掠过竹帘,顾承安还在用石子摆他的箭头,从“玫瑰”指向“雪心莲”,嘴里念着什么,声音太轻,听不清。
我转身回到桌前,调出系统主界面。销售链监控图上,李商人的节点亮着稳定的绿光,配额完成率61%,回款记录已更新。但其余区域仍是一片灰暗,订单分布集中在镇中心,东南两村几乎未覆盖。这张网,只有一根主绳,其余都是断线。
现在不是接外网的时候。我要先把这张网织牢。
我打开【合作商评估矩阵】,导入三项数据:首日销量达成率、货款到账时效、终端客户反馈评分。系统运算片刻,生成评分——87.3。不算差,但不足以支撑全域分销。接着启动【多节点模拟】,测试新增两家镇边商户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若保持当前管控模式,新增节点将导致数据延迟1.8小时,监管盲区扩大至17%。
不够稳。
我合上板面,走出指挥棚。林婶正带着几个妇人清理晒棚,准备搭蒸馏架。王家大哥蹲在田头抽旱烟,看见我走来,烟杆顿了顿。
“今天召集大家,说三件事。”我在晒谷场中央站定,把投影板架在石桌上,“第一,销售渠道不能只靠一个人撑着。李商人能卖,不代表我们只能靠他卖。”
林婶直起腰:“你是要找别人?可镇上谁有他路子宽?”
“不是找谁替他,是让这张网自己能走。”我点亮投影,调出渠道健康度模型,“谁按时回款、谁真实上传销量、谁维护终端价格,谁就拿高配额。系统会每月打分,低的降权,高的补位。”
王家大哥吐出一口烟:“那要是他耍赖呢?”
“他不敢。”我调出合同执行日志,“每笔销售数据都实时回传系统,一旦异常,配额自动冻结。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是规则写死了。”
林婶点点头:“听着像是能防一手。”
“第二件事。”我切换画面,调出共济金账目明细,“过去七天,残花回收带来三百二十文净收益,十七户人家换了种苗或工分券。这不是白送,是把废料变钱。接下来种雪心莲,也一样——完成任务的,除了工分,还能累积‘能量值分红权’。”
“啥叫分红权?”李家嫂子问。
“简单说,将来系统解锁新工具,比如智能灌溉器、自动分拣机,优先给贡献大的户用。用现在的一分力,换将来的一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