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行业变革,引领前行

“那就让他们试试。”我看向窗外,“只要我们的流程清清楚楚,记录明明白白,谁也栽不了赃。而且——”我顿了顿,“越是敢担责,别人越不敢乱来。”

林婶忽然站起来,“我去趟李家屯,跟老吴说说今天的安排。他那人倔,得当面讲透。”

我点头,“顺便把这份‘五步滴灌法’带过去,明天上午,我们在他那块田里开第一堂课。”

太阳偏西时,我们已经站在李家屯的玫瑰田埂上了。

老吴穿着洗得发白的短褂,手里攥着一根旧竹竿,正对着七八个村民比划。“就这么浇就行,我种了三十年,哪年不是收成最好?”

底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动笔记。

我走上前,接过他手里的竹竿,在田埂上画出五道线。“第一步,滴头离主根三寸;第二步,埋土两指深;第三步,每株供水三百毫升;第四步,早晚各一次,避开中午晒;第五步,每次结束后标记日期。”我一边说,一边回头对顾承安和顾雅柔招手,“来,告诉伯叔们,水要多少?”

承安大声念:“水不多,也不少,根下三寸刚刚好!”

雅柔跟着拍手:“一天两次不能多!”

人群哄地笑开了。

老吴愣了下,也咧嘴笑了,“这倒是好记。”

“不只是好记。”我把打印好的操作卡发下去,“以后每块田都要按这个来。学员考过,换一斤抗病种子;讲师教满十场,年底分红加成。”

有人小声问:“那要是记错了呢?”

“记错没关系。”我说,“但种错了,就得返工。质检组会抽查,三次不合格,暂停供货资格三个月。”

众人安静下来。

老吴摸着下巴,“听着是严了些……可细想想,谁也不想自家的好东西,因为别人乱来被退回来吧?”

林婶在旁边点头,“我家那口子说了,宁可慢点,也不能让人说我们‘悦农优选’是糊弄人的。”

回议事厅的路上,天边泛起淡青色。

我刚坐下,陈砚就抱着一堆空白表格进来。“我已经按五个村分好了,明天一早发下去。另外……我想加一条,每次抽检要拍照留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