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合作深化,共赢发展

指尖还陷在那道细缝里,泥土的凉意顺着指腹往上爬。我盯着东北角这片地,和东南两块一样,表层土已经松动,像被什么从底下轻轻托着。系统界面浮在眼前,三日来的数据曲线并排滚动——湿度、流速、pH值变化,全都对上了。低流速加高湿,能让改良剂渗透效率提升近四成。

我抽出手指,掏出随身的小本子,翻到空白页,用炭笔画出菜园的轮廓,标上四个区块。东南和东北是优先区,药剂注入点设在支渠交汇处;西北两块地水流快,得收窄闸口控流;西南角靠近鸭舍,肥水易积,要单独标记稀释比例。

“这图,能让人看懂。”我低声说。

顾柏舟提着灯走过来,鞋帮上的泥还没干。“你打算让谁看?”

“李商人。”我把本子合上,拍了拍封面的土,“他要是愿意往前走一步,就得先明白我们走到了哪。”

他没再问,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去收拾工具。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家里这点人手,菜园刚稳住,再往外推,靠我们自己撑不住。

第二天晌午,我在堂屋摆了张小桌,洗净的七彩番茄切片码在青瓷盘里,灵香青瓜削成薄卷,一圈圈铺开。果肉透亮,香气自然散出来。我让雅柔把前些日子收集的反馈纸条重新誊抄一遍,挑出写得清楚的几张,夹在记录册里。

日头偏西时,李商人来了。

他站在门口,目光扫过桌子上的拼盘,又落在我手边的册子上。“听说你要谈事?”

“不是谈供货。”我把椅子往他那边推了推,“是谈建厂。”

他坐下,没碰吃的,先翻开册子。一页是损耗率对比,清洗前后、运输途中、铺子回售次数,数字清清楚楚。另一页贴着镇上三家酒楼的采买记录,最近十天,“云家菜”上了二十三次灶。

“你这些菜,现在比别人贵一成。”他抬眼,“可人家还抢着要?”

“不是贵。”我拿起一片番茄,“是少赔。以前运一趟烂三成,现在不到半成。他们省了钱,也省了心。”

他终于伸手,拈起一片瓜卷放进嘴里,嚼了几下,点头:“脆,不涩。”

“原料干净,加工才有底气。”我把本子打开,摊出那张灌溉分区图,“我想建个小加工厂,做初步分拣、真空封装、冷链预冷。不做深加工,就保鲜。”

他眉头一跳:“你一个农户,提冷链?”

“我不懂设备,但我知道菜什么时候开始蔫。”我调出系统里的未来七日产量预测模型,“如果新增两亩有机田,启用智能灌溉器,月供量能翻三倍。够不够撑起一条小型流水线?”

他盯着屏幕看了许久,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你让我投钱,建厂,买设备,然后呢?你拿什么保证原料不断?万一哪天你这块地不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