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三刻,晨光刚漫过院墙,作坊门口的石阶上已有脚步声。我站在门框边,手里还握着那支刚写下“001号板”的笔。老张提着篮子进来,桑皮湿漉漉地滴着水。顾柏舟跟在后面,肩上扛着一捆新削的竹片。陈师傅没说话,把布包放在长桌上,袖口卷起,露出手腕上的旧烫痕。
我合上登记簿,拍了拍手。
“都到齐了,开会。”
他们停下动作,围到桌前。没人问开什么会,但眼神都落在我脸上。
我把木匣从怀里拿出来,放在桌子中央,打开盖子。四块板并排躺着,一块光滑完整,其余三块裂的裂、翘的翘、起泡的起泡。
“这是昨天做出来的。”我说,“成功的只有一个。失败的三个,原因各不相同。一个水放多了,一个晒得太急,一个蜡刷得不匀。”
老张伸手摸了摸那块断裂的纯竹浆板,眉头皱紧。
“我们接下来要做五十个这样的盒子。”我继续说,“不是为了交差,是为了去展会。”
“展会?”顾柏舟抬头。
“李商人已经联系好镇上三大府邸的采买管事,他们愿意试订第一批礼盒。”我看着他们,“如果我们做得好,以后不止是卖菜,还能卖整套种植方案,连带种子、农具一起推出去。”
陈师傅低声问:“那些人真会买农户做的盒子?”
“他们会看东西。”我说,“只要东西够硬,谁做的不重要。”
顾柏舟点头:“那咱们就得一次做成。”
“不只是做成。”我拿起那块成功的板,“是要每一块都和这块一样。不能有差别。不能有侥幸。”
我把流程表从墙上取下来,翻到背面,用炭笔画了个简单的图。
“从今天起,我们不只是做板子的人。我们是一个队伍。每个人负责一段,出了问题要能追到源头。我要记录每一天的进度,哪个环节慢了,哪个地方卡住了,都要报。”
老张搓着手:“那要是哪天我泡料泡晚了呢?”
“那就当天停工。”我说,“不能赶工。赶工必出错。错了就要重来。时间更长。”
屋里安静了一下。
我拿出一张新纸,贴在另一面墙上。上面写着几行字:
**展会目标:五十套定制礼盒**
**完成期限:十四日**
**每日晨会:卯时三刻,点名报进度**
**责任到人:出错必查,补救及时**
我在最下面画了一条横线,然后拿起粉笔,在旁边立起的小黑板上写下数字: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