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赶紧打手语,小虎当翻译:"他说现在就能教!用远程体验区的设备,你们那边的人也能跟着学,积3分就能换完整教程。"
"故事档案馆"里更热闹。李大爷的老收音机旁围满了年轻人,扫码听完他修收音机的故事,有人当场登记要学:"我爷爷也有台这样的,扔阁楼积灰了,我想修好它当父亲节礼物。"
"实时供需墙"前,穿西装的企业老板正用触屏笔写字:"求200个竹篾包装礼盒,装我们的新产品,用50小时企业培训积分换。"刚写完,绿生活实验室的王阿姨就点了接单:"我们陈叔团队能做,换你们教我们做电商直播。"
远程体验区的大投屏上,邻省社区的人正跟着刘奶奶学腌萝卜:"盐放多少?"刘奶奶举着勺子比划:"像撒芝麻似的,匀匀地撒,尝着比炒菜咸点就行!"屏幕里传来哄笑声,有人举着自家腌的辣椒说:"我们用这换你们的木工课行不?"
中午开饭时,枢纽站的小厨房飘出各种香味。日本老太太教大家做味增汤,放了绿生活实验室种的豆腐菜;张大爷用榫卯结构的蒸笼蒸了馒头,形状是迷你版的竹篾灯笼;小虎用3D打印的模具做了饼干,上面印着"社区公约"的第一条:"见人先笑,遇事多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尝尝这个!"林深端着碗杂粮粥,里面放了老杨叔种的小米、刘奶奶腌菜剩下的萝卜干,"这是'融合粥',就像咱社区,啥都有,混在一起反而更香。"
下午,外国考察团来了。金发碧眼的翻译刚介绍完"技能银行",考察团的负责人就指着墙上的积分榜笑:"这比区块链还先进!区块链存的是钱,你们存的是信任。"
他在"未来信箱"投了张纸条,沈砚舟当场用翻译软件念出来:"我们国家有很多独居老人,能不能把智慧助老站的模式复制过去?我们愿意用葡萄酒酿造技术交换。"
小虎抢着说:"我们明天就开远程课!用枢纽站的设备,教你们怎么教老人用手机,记得准备积分哦!"逗得老外直竖大拇指。
考察团走后,林深和沈砚舟坐在枢纽站的台阶上算账。合作意向书堆了半人高:跟3所高校签了实践基地协议,和5家电商平台达成合作,还有12个社区要来学经验。
"你说,咱这算不算把社区的光传到外面去了?"林深数着访客留言本,每页都写得密密麻麻,还有人画了小漫画,张大爷的木梳会飞,刘奶奶的酱菜坛子冒着爱心。
沈砚舟对着夕阳调相机参数:"你看那远程体验区的灯光,正照着屏幕里邻省社区的人学编竹篾呢。光这东西,越分享越亮。"他突然指着天空,"那朵云像不像小虎设计的枢纽站logo?"
林深抬头看,确实像个旋转的箭头,箭头尖上托着个小房子,跟小虎用竹篾和3D打印拼的logo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