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金牛道、米仓道两大路口倒是派了重兵,可您猜怎么着?守关的士兵比路过商队还少..."
保宁(阆中):"保宁千户所的卫所兵,战斗力约等于'广场舞大爷武装版'..."
顺庆(南充):"腹地重镇驻军?嗯...大概就是'过年返乡农民工临时工兵团'水平吧..."
莫学贵听完差点把茶盏捏碎:"好家伙!合着四川防务就是'纸糊的长城配稻草人'?这要是流寇打过来..."
议事厅众人突然集体沉默,开始疯狂戳手指——毕竟谁都知道,他们这群"军事发烧友"讨论造反,就像幼儿园小朋友研究核聚变...
聊四川军情绕不开这位爷——坐拥"成都皇城"的末代"包租公"——蜀王朱至澍,明朝第十三代也是末代蜀王,堪称"含着金汤匙出生,守着金饭碗饿死"的典型。
他爷爷朱宣圻在位时间长得能写本回忆录,爹朱奉铨短命得像蜀地冬天的太阳。轮到朱至澍接班时,蜀王家族已经在四川当了267年"地头蛇",传了10世13王,把成都经营成自家后花园。
他们家宅子有多壕?就在现在天府广场和四川科技馆那块地,老成都人管它叫"皇城"。1385年动工,占地38公顷(相当于52个标准足球场),围墙2500米长,建筑群对称得跟复制粘贴似的——承运门、承运殿、端礼殿……名字霸气,装修更霸气,说是"西南紫禁城"不为过。
小主,
作为明朝最富藩王之一,朱至澍的收入来源堪比"多元化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