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橡胶贸易

水煮大明 嗒嗒猪 1343 字 3个月前

崇祯四年四月二十三日,美洲远征舰队像一群做贼的商人,偷偷溜进了秘鲁北部马查拉港(今厄瓜多尔南部)。这个隐蔽的港湾,此刻却热闹得像过年。

克丘亚人和提库纳人的头人们,早带着族人等在岸边。上次张拓疆带来的布匹、铁器和瓷器,早被部落里的人哄抢一空,几个大部落甚至每天派人在山顶了望,就盼着这些"天赐商人"再来。

为了明人的大船停靠方便,还自发的将天然港湾打造成了一个准港口。

"张大人!汤大人!"头人们热情地拉着两人就往仓库跑。上次说好的橡胶和金鸡纳树皮,这些机灵的土着早准备好了——成捆的树皮码得整整齐齐,橡胶汁液还在木桶里微微冒着泡。

张拓疆和汤克严对视一眼,俱是眼前一亮。张拓疆急着回去抱娃,汤克严惦记着给金山土地涨价,本以为要在这一带耗上一两个月,没想到这些"知心土着"比他们还急。

张拓疆大手一挥,布匹、铁器和瓷器流水般搬上岸。头人们乐得合不拢嘴,当场拍板:"明人兄弟,咱们在这儿建个常驻港口!"

当夜,篝火映红了半边天。头人们摆出最丰盛的宴席,烤豚鼠、木薯饼香气四溢。酒过三巡,双方敲定大事——在此建立永久要塞,留下一个连队训练一千名仆从军。这些仆从军将成为未来夺取波托西银矿的先锋队。

汤克严蹲在篝火边,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大明的丝绸棉布瓷器,美洲的白银橡胶树皮,科学院的蒸汽机大量需要橡胶,李勇还说什么输血、马车轮子还有什么自行车都需要,南洋移民正在疯抢金鸡纳树皮……"他掰着手指头数,"每月两艘飞剪船都嫌少!等打下整个美洲,这航线的油水,能把殖民公司的仓库都撑破!"

这场面像极了现代跨国公司的海外合作——明国人带来工业品,土着们贡献特产,双方各取所需,连要塞都成了"合资企业"。

马查拉港的月光碎在浪尖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银子。汤克严和张拓疆蹲在码头边,一人拎着酒壶仰头痛饮,一人夹着烟卷吞云吐雾。海风裹着咸腥味钻进鼻腔,远处要塞的火把明明灭灭,映得两人脸色忽明忽暗。

"小李子说北美东部全是望不到边的大平原,"汤克严突然开口,酒壶往上一抛又稳稳接住,"良田多到数都数不清,跟咱江南的鱼米之乡似的,但规模至少大十倍。"他眯着眼看向张拓疆,"咱们得赶紧动手,晚了怕被别人抢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