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南方,已经不关心什么造反问题了,而是人人都在关心如何赚钱!去铁路干活!月薪三两!这消息一传开,连山沟沟里的老百姓都跑出来了。
我本月加班干赚了五两!一个铁路工人得意洋洋地跟同伴炫耀。
我赚了八两!另一个更得意,老子是技术工种,你们懂不懂。
我赚了十两!第三个直接炫富,小包工头你们当过没有?
肉眼可见的收入在增长,整个消费也被带动得疯涨!走!去城里买新衣服!买新家具!下馆子! 街道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铁路建设,真是咱金山的及时雨啊!李勇笑得合不拢嘴,活像捡了宝,今年税收增长绝壁超过两位数。
是啊是啊!物价稳定了,收入增长了,消费也起来了!税收自然也就高了!沈学海也跟着乐。
宋应昇则整天泡在工地上,活像监工狂魔,看着一条条铁路和水泥路延伸向远方,心里那叫一个美:这大基建一搞,金山实控区,想不富都难!
崇祯六年六月初五,李勇在将军府的后花园里,像只热锅上的蚂蚁,转得那叫一个急——铁路债券是发出去了,公路和铁路跟雨后春笋似的,蒸汽机为主的工厂遍地开花,可这物价,他隐隐觉得还是摁不住?
这啥情况啊!李勇挠着头,活像只炸毛的猫,我把地主老财的窖银、藩王的存货全扔市场了,美洲白银跟不要钱似的运回来,打服莫卧尔王朝后,太平洋和印度洋‘贸易自由’了,大明生产力领先全球,把全世界的金银都虹吸过来了!
更绝的是,他还搞了个军票!这军票锚定的是地主和藩王的资产,金山把这些资产变现后,又全砸向土地赎买。海商们赚了移民地主和藩王的军票,这些军票又回流本土——相当于市场上投了两次金银!一次是实物,一次是纸币!
这物价,怕是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啊!李勇欲哭无泪,我这是要当‘物价炸弹’制造机吗?
李勇一拍沈学海的肩膀:岳父大人,走起!咱俩去花园转圈,好好合计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