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微微有些惊讶,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个名为苏轼的人,竟然是从仁宗年间到徽宗年间的老臣子。
“不止如此,东坡居士还有很多享誉文坛的大作,哪怕是如今的大明,东坡就是也是很多文人士子所追捧的对象,老夫这里还有一本东坡居士的诗词收录集,”刘伯温回了趟房间,等再回来之时,手中便多了一本书籍。
而赵匡胤也是十分分好奇的接过这本书看了起来。
关于赵匡胤,他也不是一个只懂武力的武皇帝,反而是文武双全,不仅有武略,而且还有文韬,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皇帝。
赵匡胤甚至还有多首诗词流传于世,说明他对这方面有着不低的研究。
在他看了几首有关于苏轼的大作之后,一时之间也是赞不绝口,惊叹道:“写的真好啊,没想到我大宋还有你这等人才,居然却只是一个六品的朝奉郎,要是换做我,至少给你个大学士当当,当真是可惜了,当朝皇帝不识英才啊!”
“下官曾经的确担任过资政殿大学士,”苏轼面色有些尴尬,这就涉及到了他那悲惨的官途。
听到这话,赵匡胤也忍不住愣了一下。
随即也想到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看样子是戳中了苏轼的一些伤心事,所幸赵匡胤也不再询问。
“往事如烟,已随风散去,那些事情不提也罢。”
“从现在开始,你也是同福酒楼的一员了,咱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君臣之分了,都是东家手下一个伙计罢了,”赵匡胤不由得笑着摇头道。
虽然赵匡胤如此说,但苏轼可并不真的觉得自己可以和这两位皇帝之间称兄道弟,中间最起码的尊卑之分还是要有的。
“我说,你们是不是把我这个东家给忘了?聊了这么长时间,新来的是不是应该先找我报到一下,”在一旁被晾了有一会的陈长生突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