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请来的先生是位三十来岁的秀才公,因某些原因带着家小都来了莲塘村落户。
秀才公在私塾里教学,秀才娘子管着灶上,中午给小崽子们做上一顿还算不错的午饭。
秀才公家的小崽子则是直接在私塾里进学。
村子里调皮捣蛋的孩童们都有了去处,大人们脸上都是开怀的笑,一想到来年的光景就觉得会更有盼头了。
潘鹤先生依旧主要教导李柏松,学问精进,偶尔得了闲,也会给孩子们讲两堂深入浅出的课,总能引来一片亮晶晶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神。
再后来,孙秀才也会端着书本带着不解去找潘先生请教一二。
第一次得潘先生指点时,孙秀才就觉得,他以前暗淡的天好像忽然亮了。
潘先生的学识就如汪洋大海,轻轻推动着他这一片小小的竹筏往大海更深处划去。
孙秀才那停滞不前的学识也努力,奋进的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待到李柏松考中举人之时,又下场两次的孙秀才也成功从秀才变成了举人。
他也知道人生之路到这也差不多了,已经不惑之年的他心满意足又重新回到已经大变样的莲塘村继续守在李家私塾里,为这一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照亮前方的路。
话说远了,再说回来。
随着家财大把挣回来又大把散出去,家里事理得差不多的秦芳慈也成功又重新变成了一个穷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