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妆匣泣血录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供案上。

供案上,除了干枯的供品,还摆放着几卷用黄绫包裹的书册。

她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一卷,那丝绸的触感冰冷而滑腻。

黄绫解开,露出一本册子。

封面上,三个娟秀的字,如同三把尖刀,狠狠刺入她的眼帘——

《妆匣录》。

这本册子,她认得!

养母的遗物中,就有一本封面、纸张、甚至边角磨损痕迹都极为相似的残本!

李师师的手剧烈地颤抖着,翻开了第一页。

一股淡淡的、混合着岁月尘埃与女子脂粉的幽香,扑面而来。

她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心,却一点一点地往下沉,沉入冰冷刺骨的深渊。

这本《妆匣录》的主人,正是那位与她佩戴相似银镯,同样在崇宁五年十月初七离奇死去的贤妃!

这册子,是一本用血泪写就的……罪证!

册子的前半部分,记录的多是宫中风雅。

“……官家今日赐下新制的龙凤团茶,茶汤碧绿,香气清远,吾心甚悦。”

“……听闻艮岳新进奇石数块,状如卧虎,官家龙颜大悦,只是……搬运的役夫,神色为何那般惊恐?”

越往后,字里行间便透出不安与惊疑。

“……夜闻宫中似有异动,非禁军巡逻之声,倒像是……重物拖拽。翌日问起,内侍皆讳莫如深。”

“……杨太尉所献‘龙涎香’,气味虽奇,却总令我心神不宁,夜不能寐。此香,似非中土之物。”

册子的最后几页,字迹潦草凌乱,甚至有泪痕晕开的墨迹,充满了无边的焦虑与恐惧。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国贼不除,社稷危矣……”

“……艮岳之石,非为赏玩,实乃……暗渡陈仓,内藏兵甲!”

“……幽州密使,往来频仍,龙涎异香,宫闱深藏!吾命休矣!唯托李姥,望其能携此秘,逃出生天……”

当她翻到最后一页时,瞳孔骤然收缩!

那一页,没有文字。

只画着一幅图案,赫然与她手腕上那枚戴了十余年的银镯,一模一样!

连镯身上那些细密的缠枝莲纹,都描绘得分毫不差!

而在图案旁边,用极细的、几乎要刺破纸背的蝇头小楷,标注着一行字。

那一行字,让她浑身的血液都冲上了头顶!

“拱圣营印信,可破幽州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