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心里都在盘算着,这算是个什么标准。
二平先打破了平静:“别的地儿跟咱们这标准一样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福平摇头:“咱们这儿毕竟是京畿之地。
我听说河北那边儿,一个月一个人才六斤,咱们这标准已经不低了。
哦,对了,今儿下午有一批粮食入库。
里面肯定有面粉,你们有想要的,只要不多,抓紧时间告诉我一声。
从明天开始,就没这好事儿了!”
小孙很是乐观:“没事儿,我们家人口多,一个月能买四十多斤呐!
平时就是改善生活,我也没买过这么多白面。”
杨福平笑笑,没有多嘴。
果不其然,半下午的时候,送粮食的卡车停到了门口。
盘点完一袋袋入库为安的粮食,杨福平又试了试,福安跟二平翻出来的旧桌子。
搬到门口,只能堵住一扇门儿。
福平决定,就堵着中间那扇儿门发购买证。
对着几个伙计反复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让大家排队。
别领个购买证,再出几个打破脑袋的!”
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能。
碰到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多瞅一眼就能挨揍。
福平发购买证,老左被安排到了福平旁边,负责审核粮本,福安跟二平小孙仨人,负责维持秩序。
等到了第二天一早,现场反倒没有福平想的那么严峻。
一直有稀稀拉拉排队的,趁着福平的严阵以待,反倒有些用力过猛。
下午的时候,人数上来了。
遇到相熟的大娘,福平直接就开口问了:“怎么上午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