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司马懿被张翼、廖化一阵杀得大败,独自一人骑着马,眼看往密林中逃去。张翼收住军队,廖化拍马紧紧追赶。两匹马首尾相接,距离越来越近,司马懿绕着树躲闪。廖化一刀砍过去,正好砍在树上;等他把刀拔出来时,司马懿早已逃出树林。廖化随后追出,却不见了司马懿的踪影,只看见他的金盔落在树林边上。廖化捡起金盔挂在马上,往东追赶,始终没找到踪迹。原来司马懿故意把金盔丢在树林东边,自己却往西逃走了,所以廖化追不上。廖化出了谷口,遇见姜维,两人一同回大寨去见孔明。张嶷早已赶着木牛流马回到寨中,交割完毕,共缴获粮食一万多石。廖化献上金盔,被记为头功。魏延心中不快,嘴上抱怨起来。孔明假装没听见。
再说司马懿逃回自己的营寨,心里十分恼怒。忽然有使臣带着诏书赶到,说东吴兵分三路入侵,命令司马懿等人坚守营寨,不要有任何闪失。司马懿接受命令后,就下令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
于是孔明下令,让蜀兵和魏地百姓混杂在一起耕种田地:士兵占一成,百姓占两成,并且严格规定不许侵犯百姓利益,如有骚扰侵害百姓的,立即斩首示众。魏地百姓受了恩惠,都能安心生活、愉快劳作。司马懿正在帐中烦闷,长子司马师进帐禀告说:“蜀兵劫走了我们很多粮食,现在又让蜀兵和百姓混杂在渭水岸边开垦屯田,显然是作长久打算。他们还下令士兵不许骚扰百姓,违反的就处死。像这样的国家大患,什么时候才能除掉?父亲您为什么不和孔明约定日期大战一场,一决胜负呢?”司马懿说:“我并非比不上孔明,只是没有好的计策啊。”司马师说:“有智谋就用智谋,没智谋就凭实力。父亲如今统领百万大军,难道还怕他不成?”忽然有人报告,说魏延拿着金盔前来挑战,用各种言语辱骂,一心要都督出去迎战。司马懿笑着说:“圣人说过:‘小不忍就会坏了大谋略。’我们还是坚守为好。”众将领都遵照命令坚守不出。魏延辱骂了很久,才带兵回去。
再说马岱搭建好木栅栏,来向孔明报告:“我营中已挖了深壕沟,堆积了许多干柴,把引火的东西都灌在了里面;周围山上空搭了窝棚,里面全是柴草,内外都埋伏了地雷。如今已过了一个多月,正是炎热的夏天,这个计策可以实施了。”孔明凑到他耳边嘱咐道:“可把葫芦谷的后路堵死,在谷中暗中埋伏士兵。如果司马懿追过来,任凭他进入谷中,只要看到人马把道路塞满,就将地雷、干柴一起点火,这就是你的功劳了。若看到蜀兵与魏兵交战,白天就在谷口举起七星号带,晚上就在山上设置七盏明灯,这是引诱魏兵进谷的信号。我向来知道你忠诚仗义,所以把这个大任托付给你,千万不要出差错。”孔明又唤来魏延,秘密嘱咐道:“你带领五百士兵去魏营挑战,引诱司马懿出兵交战,不要取胜,只假装战败,往渭水东边退走。司马懿必定会追赶,你就朝着有七星旗的地方进去,夜里就朝着有七盏灯的地方退走,进入山谷中,我自有捉拿司马懿的计策。”魏延领了命令,带兵出发了。孔明又唤来高翔,吩咐道:“你把木牛流马,或二十匹为一群,或五十匹为一群,装载着粮食,在山路上往来行走。如果魏兵抢去了,就是你的功劳。”高翔赶着木牛流马,按照计策去执行了。孔明把祁山的兵马一一调走,只说是屯田的缘故,还下令:“你们之间不要相互接应,如果有其他魏兵来交战,只假装战败而不要取胜;若是司马懿亲自前来,才合力只攻打渭南,断绝他的退路。”孔明分派完毕,自己带领一支军队到上方谷附近扎营。
再说夏侯惠、夏侯和来到大寨向司马懿禀告:“如今蜀兵四处分散扎营,在各地屯田,显然是作长久打算。如果不趁现在除掉他们,等他们在这儿安稳驻扎久了,根基稳固,就很难动摇了。”司马懿说:“只怕这是孔明的计策。”二人又说:“如果都督这样疑虑不定,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太平日子呢?我们二人愿意尽力出战,不劳都督费心。”司马懿说:“那就让你们两位兄长分兵出战吧。”于是下令夏侯霸、夏侯威各带五千士兵出发。司马懿在营中坐等消息。
再说夏侯霸、夏侯威分兵两路行进,正走着,忽然看见蜀兵赶着木牛流马过来。两人一同呐喊着冲杀过去,蜀兵大败而逃,他们抢到五六十匹木牛流马,还有数不清的金鼓、旗帜,都让人解送到司马懿那里报信。第二天又劫到一百多蜀兵和马匹,也解送到大寨来。司马懿审问情况,被俘的蜀兵供称:“孔明只当我军会坚守不出,把蜀兵都分散开去屯田,作长久驻扎的打算。”司马懿随即把这些蜀兵全都放了回去。夏侯和问道:“抢来的蜀兵,不杀却放了,这是为什么?”司马懿说:“这些不过是些小兵,又不是大将,杀了没什么好处。放他们回营,让他们说说魏将宽厚仁德,瓦解他们的作战之心,这是效仿吕蒙夺取荆州的计策。今后再抢到蜀兵,要用好话安抚,还要重赏有功的人。”众将领听令后各自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说孔明让高翔假装运送粮草,在上方谷内屯放,进去又出来,没人知道其中底细。夏侯霸、夏侯威连日作战取胜,这样过了十多天。司马懿见蜀兵接连战败,心中十分欢喜。忽然有人报告捉住了一百多个蜀兵。司马懿把他们叫到帐下,问道:“孔明现在在哪里?”众人都回答说:“每天运粮屯在上方谷内。诸葛丞相不在祁山,在上方谷西边十里处扎营驻守。”司马懿仔细盘问后,给每个人都赐了酒食,犒劳完毕,全部放了回去。当天傍晚,司马懿召集众将领吩咐道:“如今孔明不在祁山,自己带领一支军队在上方谷安营。你们明天一起全力攻打祁山寨,我亲自去接应。”众人领命退下。长子司马师问道:“父亲想要攻打敌军后方,这是为什么?”司马懿说:“祁山是蜀兵的根基,如果他们看到我军攻打祁山,各营必定会全部赶来救援。我却趁机夺取上方谷,烧毁他们的粮草,蜀兵首尾不能相顾,必定会大败而逃。”两个儿子佩服地说:“父亲说得对。”司马懿立即下令叫来张虎、乐綝,吩咐道:“你们二人各带五千士兵在后面接应,军中要准备好火把。”
再说孔明正在山上,远远望见魏兵有的三千人一队,有的五千人一队,队伍杂乱,前后相互张望,料定他们必定是来攻打祁山大寨,便命令众将领整兵等候,说道:“如果司马懿亲自前来,就去袭击魏营,夺取渭南。”众将领都整顿好军队,做好了准备。
再说魏兵都奔向祁山寨而来,蜀兵便从四面一起呐喊,做出要前去救援的样子。司马懿见蜀兵去援救祁山寨的营栅,心中十分高兴,就带领两个儿子以及中军护卫的精锐士兵,杀向上方谷。再说魏延一心盼着司马懿来,忽然看见一支部队杀过来,魏延策马一看,正是司马懿。司马懿大声喝道:“魏延休走!”魏延挥刀迎战。两人交战不到十个回合,魏延拨转马头就跑,司马懿随后追赶。魏延只朝着有七星旗的方向退走。司马懿见魏延只有一人,兵马又少,便放心追赶。他分兵三路: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自己在中间,一起冲杀过来。魏延远远望见谷口飘着七星号带,就带领五百士兵退进谷中。司马懿追到谷口,先让人侦察,回报说:“谷内没有伏兵,山上都是草房。”司马懿说:“这必定是囤积粮食的地方。”于是下令大批士兵进谷。司马懿忽然看见草房里全是干柴,前面魏延勒马横刀站着,顿时大惊,对两个儿子说:“倘若蜀兵截断谷口,可怎么办?”正想退兵,只听喊声震天,山上的火把一齐扔了下来,烧断了谷口。司马懿惊慌失措,赶紧把士兵聚集到一处。山上火箭射下,地雷同时爆发,草房里的干柴全被点燃。魏延想往后谷退走,却见谷口被垒死,仰天长叹道:“我今天死定了!”司马懿见火势迅猛,翻身下马抱着两个儿子大哭:“我们父子要死在这里了!”正哭着,忽然狂风大作,黑雾漫天,一声霹雳过后,倾盆大雨骤降,满谷的火焰全被浇灭:地雷不响了,火器也失效了。这场大雨从申时一直下到酉时,平地积水有三尺深。司马懿大喜道:“不趁这时杀出,还等何时!”立即带领残兵奋力冲杀出去。马岱兵力少,不敢追赶。忽然一支部队杀来,击退马岱,又来接应司马懿。众人一看,是张虎、乐綝,于是合兵一处,一同返回渭南大寨。这时大寨已被蜀兵夺取,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交战。司马懿领兵冲过桥来,蜀兵退去。司马懿下令烧断浮桥,占据北岸。
再说在祁山攻打蜀寨的魏兵,听说魏军大败,渭南大寨也丢了,顿时军心大乱;急忙退兵时,四面的蜀兵冲杀过来,魏兵惨败,十个里面伤亡了八九个,死去的人不计其数,活下来的都逃往渭水北岸去了。
再说孔明望见司马懿被魏延引诱进上方谷,心中万分欢喜。马岱率军一同放火,想要将他们全部烧死。不料忽然天降大雨,火焰被浇灭,有人报告说司马懿逃走了。孔明得知消息,仰天长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后人有诗赞颂孔明这八个字道:
烈火万堆藏木栅,片时司马命难全。忽然大雨滂沱下,谋事须人成事天!
又有诗道:
丞相安排烈火烧,滂沱大雨降青霄。孔明妙极如成就,争得山河属晋朝!
再说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扎营完毕后,魏延上前禀告:“马岱把葫芦谷后口垒死了,若不是天降大雨,我和五百士兵都会被烧死在谷里!”这其实是孔明本想把司马懿和魏延一同烧死,没想到天降大雨,两人都活了下来。后来孔明临终时,留下计策让马岱斩杀了魏延。此时孔明却勃然大怒,叫来马岱严厉斥责道:“文长是我的大将,我当初授计时,只让你烧司马懿,为何把文长也困在谷中?幸亏朝廷福分大,天降暴雨才得以保全;倘若有什么闪失,我又损失了一条右臂啊!”大声喝令:“武士!把他推出去斩了回报!”不知马岱最终性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