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章 敲打,引导

赵德汉向高启强点点头,并宽慰道:

“不用拘束,高总气质不凡,听说你打理的强盛集团,在京海也声名赫赫。”

坐在对面陪客的赵立冬,听到一把手说的声名赫赫,那简直是冷汗森森。

当然,依高启强只看孙子兵法的水平,他也理解不了,以为赵德汉真在夸他,连忙弯腰感谢,谦虚摆手。

赵德汉也是会以微笑,并没在这个话题上停留,而是转向另一个话题。

聊天,要账这些只是一个形式,他总不能放下身段真要说,你俩谁还钱这么浅显的话。

敲打,引导这些才是今天谈话的目的。

当然,京海无论哪路人,谁不怵赵德汉这个带着迷彩服拿着微冲扫场子狠人。

“京海最近的变化,你们身在其中,应该深有体会。”

“街道变的干净整洁了,停车位也不收费了。”高启强也是配合着接了一句。

虽然说的浅显,但也确实是这样。

“不错,绿化也增多了。”

赵德汉没在意这些,像是拉家常的闲聊点了一句。

“接下来,京海市要倾注资源办两件事儿。”

“高总,知道什么事儿吗?”

“据我分析,您要京海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标杆。”

“很好,高总能想到这点,实属不易。”

这话是真心话,高启强显然私下对他的了解下了真功夫。

他这话可是没向任何人提起过,人家能从他发布的几条政令中领悟到这一点,他只能感慨,人是没有能随随便便成功的。

人家能出头,绝不是偶然。

“那高总也肯定知道文明城市的标准。”

“粗略知道一点,我也是听养老院的一位退休干部与我讲的。”

“他跟我讲了一些赵书记您在京州任上的做事风格,分析您最近在京海市的一些动作后跟我讲的。”

“他还说,京海市工业基础薄弱,而您作为京海市一把手,却要挂职城市旅游公司总经理,下一步肯定要对景区大开阔斧搞创新。”

“他说,以赵书记您以往的做事风格,您要么不做,要做就会做的更好。”

听到这里,赵德汉抬眼看向赵立冬,用眼神询问,谁这么牛逼?

“赵书记,高总说的这个退休干部,是从我们京海走出去的同志。”

赵立冬明显看懂了赵德汉看向他的意思,连忙在旁给与解释,并补充道:

“这位黄老,在临江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位置刚退下来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