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从容里裹着彻骨的冷漠

连大少爷都以为,小姐她什么都不会。

穗禾手脚麻利地把东西备好,端到里间的书桌上。素白的宣纸叠在左侧,旁边放着一方莹润的端砚,砚台里磨好的墨汁泛着细光。

几沓信笺摊开,有月白的、浅青的,最上面压着一叠裁得方整的粉笺。一支狼毫笔搁在笔山上,笔锋饱满,是云绮惯用的样式。

云绮缓步走到桌前,微微俯身。

她捻起那支狼毫笔,在墨汁里轻轻蘸了蘸,笔锋垂落时手腕微转,粉色信笺上便落下一行清隽的字迹。

笔锋收梢时,她指腹轻轻蹭过纸页,粉笺上的墨迹晕开极淡的痕,衬得她指尖愈发莹白。

整个动作慢而优雅,连垂眸时眼睫落在眼下的阴影,都透着股游刃有余的从容。

半个时辰后,云绮放下手中的笔,将所有东西收起放进木匣,又将木匣的盖子合上。

侧过身,对一旁的穗禾道:“你跑一趟悦来居,把这个木匣交给李管事,让他替我转交给七殿下。”

入夜,宫内。

祈灼回宫后,暂居景和殿。

此殿坐落于东六宫之首,紧邻皇后的坤宁宫,规制远胜普通皇子居所。朱红殿门之上,悬着先帝御笔亲题的匾额。

殿内金砖铺地,汉白玉屏风上的九龙戏珠雕得栩栩如生,紫檀木案上的端砚与紫毫笔皆是贡品,陈设装潢无一不透着尊贵。

殿内二十余名宫人训练有素,各司其职。首领太监弓身垂目,奉茶宫女屏气凝神。殿外廊下,数名侍卫佩刀而立,身姿笔挺。

自七殿下回宫,宫里人都知晓这位自幼离宫的七皇子,如今也深受陛下重视,是以人人都提着十二分的小心,言行举止间满是恭谨。

这几日,陛下的恩宠毫不遮掩。设宴召集群臣为七殿下接风,赏赐如流水般送进景和殿内,从良田锦缎到奇珍异宝应有尽有。更派了宫中最顶尖的御厨,专司七殿下饮食。

昨日又召来内阁大臣,商议册封七殿下为祁王之事,连王府选址都定在了京城东城最繁华的地段,还特意让工部尚书亲自督建。

皇后娘娘对七殿下这分别十余年的儿子,更是疼惜不已。景和殿的所有宫人都是皇后亲自挑选,特意叮嘱要摸清七殿下的习惯。七殿下的吃穿用度,皆由皇后娘娘一一过目斟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