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线微光”在绝对死寂的黑暗背景中,显得如此诡异而夺目。它并非照亮周围,其本身的存在就是对这片星域法则的某种违背。星槎「破界」将隐匿阵法催发到极致,如同一片随波逐流的陨石碎屑,远远地吊在微光之后,保持着绝对安全的距离。
鹿笙盘坐舰桥,双目微阖,并非休息,而是将大部分心神沉入《弈天筹》,结合寂灭令传来的微弱共鸣,全力解析着那“生灭微光”的特性。
“能量属性:无法归类。非灵气,非星力,非寂灭之力,亦非已知的任何异种能量。其存在形式更接近……某种法则的显化丝线。”
“观测影响:长时间直视会导致神识轻微晕眩,逻辑推演模块效率下降3.7%。建议间歇性观测。”
“与寂灭令共鸣:持续且稳定,强度随距离微光源头接近而缓慢提升。确认其为指向‘生灭之隙’的信标。”
“风险评估:微光本身未表现出攻击性或排斥性。潜在风险在于其源头及可能吸引的其他存在。”
数据流在心间划过,鹿笙心中稍定。至少目前看来,这微光本身是相对“安全”的,更像是一条被设定好的路径。
她并未急于靠近,反而更加耐心。每隔一段距离,她便绘制一张“衍卦符”。卦象依旧晦涩,但不再是纯粹的“潜龙勿用”,偶尔会夹杂一丝“涉川利艰”的意味,预示着前行虽难,但并非绝路。这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方向。
追随微光航行数日,周围的死寂愈发浓重。虚空不再是纯粹的黑暗,而是呈现出一种吞噬一切光与热的“哑光”质感,与那“哑光之眼”有些类似,但范围更广,程度稍浅。在这里,连星辰的残骸都几乎看不见,仿佛一切有形之物都被这片区域彻底“归寂”了。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死”境中,那“一线微光”却顽强地延伸着。鹿笙很快发现了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这微光路径附近的虚空,那种令她道基都感到压抑的“死寂”道韵,似乎……淡薄了极其微小的一丝。
若非《弈天筹》对能量和环境变化的监测达到变态的精度,以及她自身对寂灭道韵的敏感,几乎无法察觉。
“检测到环境参数变化:‘绝对死寂’场强度在微光路径附近下降0.001%~0.003%。微光路径疑似具备微弱‘中和’或‘排斥’死寂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