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鹿笙在柴房墙壁隐蔽处,用指甲极轻地划下一道新痕——
“竹径初探,得灵泥三钱,微进一缕,风雨不惊。”
她在静候下一次,下一次……
废符室的垃圾日复一日产生,她的“滤网”亦在悄然改良:
基础腐木菌粉→ 掺入能稳定气息的石苔灰 → 再辅以少许有微弱聚灵效用的妖鼠骨屑……
她将每次“蹭取”的灵息总量,死死控制在“不及废料残留总灵息万分之一”的界限下,远低于符箓堂防护阵法所能感知的灵力流失阈值。
新环境,新风险,逼出了新的“蹭”术——
她的苟道,已从被动的“捡拾”,悄然进化至主动的“培育”:
培育垃圾中的残存价值,反哺古器;培育古器的点滴成长,支撑己身。
至于那枚仍深埋墙角的寂灭令牌?
她每夜回到柴房,都会不动声色地将藏匿木杵的暗格,向外再挪移半寸——
让这不知何时会爆的雷火弹,离自己的命脉,远些,再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