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以固执傻气为掩护,加大在枯田的活动频率与范围,为后续动作提供合理外衣 vs 表象:傻弟子做无用功,沦为笑谈,更无人在意)
---
挖坑下绊?不,深植灵根
夜深人静时,“林风”的身影会悄然出现在枯田中央。
她盘膝而坐,双手缓缓按入干燥的土壤。《弈天筹》全力运转,神识如根须般向下蔓延,小心翼翼地沟通着那丝微弱的地脉韵律。寂灭罡元不再刺激“地顽籽”,而是转化为一种极其温和、带着滋养意味的波动,如同润滑剂,缓缓疏导着地脉支流与土壤、以及与那些深埋灵种之间的联系。
同时,古器悬于丹田,如同一个微型的能量中转站,极其缓慢地汲取着地脉逸散出的、那微不足道却精纯无比的土系灵气,一部分用于滋养己身与黑莲,另一部分则混合着寂灭罡元,反哺给那些“地顽籽”。
这个过程缓慢至极,能量波动被厚重大地完美吸收,外界毫无感知。但在深埋的土石之下,变化正在发生:地脉的流通似乎顺畅了一丝,“地顽籽”的生机复苏加快了一分,甚至连上方那些半死不活的褐穗稻,根系也仿佛汲取到了些许不一样的养分。
(行动:于夜深人静时沟通微弱地脉,以自身为媒介疏导能量,滋养灵种并窃取微量灵气,所有操作深埋地下,无声无息 vs 实质:于无人知晓处,窃取地脉灵机,行蕴养之事)
---
精准“站队”,韬光养晦
白日里,“林风”依旧那副劳而无功的样子。枯田的褐穗稻依旧长得歪歪扭扭,毫无起色,甚至因为他频繁“瞎折腾”,看起来比旁边完全放任的枯田还要凌乱几分。
刘管事早已对此视而不见,只当是谷里多了个无害的傻子。其他杂役也更乐于将此作为谈资,而非需要警惕的异常。
鹿笙要的正是这种效果。她不需要枯田立刻变好,只需要它维持“废地”的表象,成为她最好的保护色。真正的收获,在于地下,在于那些缓慢复苏的“地顽籽”,在于每日汲取的微量精纯地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