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核小,你写稿时含一颗,省得总咬笔头。”
我瞅着标签上“甘草味”三个字笑出声:
“你倒比我妈还清楚我偏爱这口。”
你弯腰捡购物车掉的优惠券时,后颈的碎发扫过我手背,像猫尾巴蹭过心尖,痒得人想伸手去顺。
走到生鲜区,你盯着水产箱里的虾看了半天,指尖点着玻璃:“要白灼还是油焖?”
我正数着冰面上的虾须,你突然拽我袖子:
“你看那只,举着虾钳跟你打招呼呢。”
我凑近一看,果然有一只青虾正张着钳,像你平时跟我拌嘴时,梗着脖子的模样。
“最多三样,”你蹲下来捡我掉在地上的果冻,“再闹,我就把你塞进购物车当‘大型刚需’推走。”
“成交!”我转身扑向薯片堆,你在后面慢悠悠地推购物车,像一位严谨的质检员,把我扔进车里的鱿鱼丝拎出来时,还会对着灯光照照,“你看这颜色,肯定加了色素。”
“那你买的编程书,字里行间都冒着‘发际线危机’,”我抢过鱿鱼丝拿在手里,“也没见你少买一本。”
你突然停在坚果区,伸手取下一罐巴旦木,罐子转了半圈,“这个算健康食品,”你往车里放时,指腹在罐口的标签上摩挲了两下,“你熬夜写稿时吃,比话梅顶饿。”
我瞅见你袖口沾着一点冰渣——刚才抢我雪糕时蹭的,像一只偷尝了糖的小老鼠。
我们在话梅货架前蹲成两只蘑菇时,旁边的小女孩正抱着妈妈的腿哭,手里攥着一根棒棒糖,糖纸被眼泪泡得发皱。
她妈妈举着清单叹气:“说了只买酸奶。”
你突然用胳膊肘撞我,声音压得很低:
“你小时候跟外婆逛集市,为了一串糖葫芦能在地上打滚。”
我想起外公总说,那年我攥着糖葫芦不肯撒手,外婆最后把整串都买下来,还跟小贩多要了一张油纸,“让她拿稳些,别滴在新衣服上”。
“就这三罐!”我把话梅放进购物车,塑料罐碰撞的脆响像一串风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推着车往前走,路过膨化食品区时,突然弯腰往车底塞了一包鱼皮花生——包装袋上画着一只咧嘴笑的小猫,是我最爱的那款。
“你犯规!”我伸手去掏,手指却勾住了你的鞋带,两人都笑得直不起腰,购物车顺着坡度往前溜,差点撞翻促销员的试吃台。
“这是坚果,算‘大脑刚需’,”你拽着我的手腕往回拉,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渗过来,“你写稿耗脑子,得多补补。”
“那我要把薯片归为‘快乐刚需’,”我趁机把黄瓜味薯片扔进车里,你挑眉:
“行啊,那我把洗衣液换成十斤装的,看购物车先装不下你的零食,还是我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