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标准单位时间,在绝对理性的数据流空间中,如同精确的沙漏,无声流逝。
林一——或者说,观察者-734——利用这短暂却宝贵的准备期,
如同最饥渴的海绵,疯狂汲取着“中立数据库”提供的所有信息。
他不再是被动承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的分析者、解构者。
关于“锈蚀星环”的每一条扫描数据、每一幅规则风暴模型、
每一种可能遭遇的古老造物或敌对单位的特征描述,
都被他反复咀嚼、推演、烙印在意识深处。
他模拟出的双手,一遍遍拆解、重组那几件保命的装备:
一次性护盾发生器的能量回路被他反复模拟测试,
寻找着最节能高效的激活时机和强度阈值;
规则伪装干扰器的波动频率被他微调到与自身残留的、
最不易被追踪的“铁砧”底层规则尽可能谐振,以期达到最佳伪装效果;
就连那枚如同双刃剑的紧急求救信标,他也设想了数种极端情况下可能的使用方式和后续应对策略。
他没有进行任何无意义的情绪波动,无论是面对高达63.8%的预估死亡率,还是那渺茫的“新生”希望。
地球宇航员的严谨训练和无数次生死边缘的磨砺,
让他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一件事:最大化生存概率。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那冰冷的波动准时传来:
“观察者-734,空间投送准备就绪。目标坐标:锈蚀星环,边缘扰动区,标记点Zeta-7。
投送过程将伴随高强度规则撕扯,请确保意识载体稳定。祝你好运。”
没有饯行,没有鼓励,只有程序化的提示。
林一深吸一口并不存在的空气,将模拟身体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护盾发生器处于待激发状态,伪装干扰器低频运行,求救信标深深隐藏。
“确认投送。”他平静地回应。
嗡——!!!
刹那间,包裹他的数据流空间如同被打碎的镜子般寸寸崩裂!
一股无法抗拒的、狂暴到极致的撕扯力,作用在他的意识载体和那几件装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