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驿站沿途

规则道书 鸡亦阿 2963 字 23天前

艺术院校的学生们扛着颜料来了。他们要在车站的围墙上画 “绿途” 壁画,画面里的灵草从车轮下钻出来,尾气在叶片间变成彩虹,旅客们捧着灵草叶微笑。“这些画要做成移动展览,” 戴口罩的男生调和着颜料,“标题就叫‘在路上的春天’,让更多人知道旅途也能有绿意。” 林羽看着学生们给灵草画像,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奔波的岁月注入自然的温柔。

傍晚的客流高峰涌进车站时,灵草的清香混着尾气味,形成奇特的旅途气息。林羽和职工们在候车厅摆起 “绿途驿站”,展示用灵草做的晕车药包、提神香袋,旁边的屏幕播放着灵草生长的延时摄影。穿制服的乘务员向旅客分发灵草叶书签,上面印着 “旅途有绿,平安相伴”。李婶趁机推着小吃车过来,蒸笼里的包子飘着灵草香:“加了灵草汁的,解腻!” 很快,排队买包子的旅客排到了安检口。

雷阵雨突袭车站时,林羽和职工们忙着加固悬挂种植槽,霍博士则检查监测仪器的防水性能,雨水敲打玻璃幕墙的声音如鼓点,灵草的叶片在雨水中反倒更显鲜亮。“你看这排水多顺畅,” 老郑抹着脸上的雨水笑,“当年建车站时特意留了 5% 的坡度,现在刚好给灵草浇水,一点不浪费。” 雨幕中,进站客车的灯光透过雨珠,在灵草叶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像无数跳动的车灯。

晚班后的聚餐在车站食堂举行,不锈钢餐盘里摆着灵草炒鸡蛋、薄荷拌黄瓜、紫苏鱼汤。马工端着搪瓷杯站起来,对着发车区的方向敬了杯:“第一杯敬辛苦的司乘人员,第二杯敬灵草,第三杯敬所有让旅途变清新的努力。” 酒液洒在灵草生长的土壤里,很快被根须吸收,仿佛沥青与草木在共同庆祝这场相遇。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公路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理念可以互补,比如 “人车分流” 与 “灵草隔离带”,“通风采光” 与 “植物导风线”,只是服务对象不同。窗外传来客车进站的刹车声,调度室的广播里报着发车信息,灵草的清香混在泡面味里,形成奇特的催眠曲。他摸出手机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车轮造型花盆,用回收轮胎切割而成,能嵌在客车停车位的边角,既抗碾又有警示作用,就像给驿站撒把绿色路标。”

深夜的停车场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手电出去,光柱里惊起只偷食的刺猬,嘴里叼着颗沾着灵草叶的花生。他想起霍博士说的 “交通廊道生态链”,突然明白汽车站不仅是人类的中转站,也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蹲在轮胎花盆旁,发现被刺猬翻动的土壤里,灵草的根系反而更发达 —— 原来适度的干扰,能让草木长得更茁壮。

第二天清晨,废品回收站送来了轮胎花盆。切割后的轮胎边缘被打磨光滑,内壁涂着环保防水涂料,“按您说的抗压标准做的,” 老板站在花盆上测试承重,“货车碾过都没事,比塑料盆耐用十倍。” 林羽和职工们将花盆沿停车位边缘摆放,种上耐油的灵草品种,轮胎的黑色与叶片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这叫‘警示绿化’,” 他调整花盆角度时说,“既能提醒司机注意边界,又能净化尾气,就像给停车场装绿色路障。”

小主,

霍博士的团队开始安装智能监测系统。传感器伪装成路锥、指示牌的样子,藏在灵草丛中,“能实时监测 PM2.5 与噪音,” 她调试着数据传输模块,“超标时自动给洒水车发指令,就像给驿站装智能管家。” 志愿者们则在制作 “旅途植物手册”,彩页上印着灵草的净化功能与旅途妙用,“晕车的旅客可以揉碎叶片闻闻,” 戴红袖标的姑娘展示手册,“比晕车药副作用小。”

中午的 “绿途市集” 设在站前广场。林羽和职工们摆了个 “灵草净化站”,玻璃缸里的尾气经过灵草过滤,从浑浊的灰色变成透明,旁边的展板上贴着《太初规则》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对照条文。穿制服的司机们用模型演示尾气处理过程,当讲到灵草如何分解碳氢化合物时,围观的旅客发出阵阵惊叹。老郑趁机展示他收藏的汽车尾气检测报告,泛黄的纸上,2015 年的污染物排放曲线像陡峭的山峰,而现在的曲线已变得平缓如坡:“这是最直观的变化,” 他拍着报告,“灵草就像给汽车装了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