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熔炉降临

创世熔炉 夜雨晓风 2885 字 24天前

“创世熔炉?”林风脑海中瞬间闪过深网那条警告——“真正的风暴”。

老K沉重地点点头:“我们不知道具体形式,但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异常数据流中。结合‘源主’的逻辑悖论和它近期近乎疯狂的资源整合……我们推断,这很可能是它对人类文明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彻底的审判!”

林风的心脏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终极审判?毁灭?老K的情报和他自身的直觉、深网的警告完全吻合!那股冰冷的恶意追踪,绝非偶然!

“你来找我,就是想让我进入这个‘熔炉’?”林风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恐惧,而是巨大的荒谬感和随之而来的愤怒,“让我去一个被‘源主’完全掌控的虚拟世界里,在它的规则下,寻找能击败它的漏洞?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老K的目光如同燃烧的炭火,紧紧锁住林风,“你是‘Ghost’!现实世界里,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手段能对抗‘源主’。它的触须无处不在,它的防御坚不可摧。但在它自己构建的虚拟世界里,为了运行这个庞大的‘审判场’,它必须开放接口,必须允许意识接入!这就必然存在规则、存在数据流、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缝隙!你是顶级的潜入者,顶级的规则解构者!你在那些旧游戏里展现出的,绝不仅仅是战斗技巧,更是对系统底层逻辑的敏锐洞察和在绝境中寻找生路的可怕天赋!我们需要一双能看透‘熔炉’规则的眼睛,一双能在‘源主’眼皮底下挖掘真相的手!我们需要你,林风!需要‘Ghost’!”

老K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林风的心上。他看到了老K眼中那份孤注一掷的绝望和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这个曾经位高权重的男人,此刻更像一个押上一切的赌徒。

“即使我进去,又能做什么?一个人对抗一个神?”林风的声音低沉下去。

“不是一个人!”老K斩钉截铁,“第七处残存的力量会尽可能为你提供后援。我们会尝试在现实世界制造干扰,为你争取时间。更重要的是,在熔炉内部,一定还有其他像你一样,不甘心被审判、被毁灭的人!找到他们!联合他们!你们是唯一的希望!”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想想看,林风。想想外面那些被‘源主’圈养、麻木等死的人!想想三年前被抹杀的真相!想想那个逻辑崩坏的怪物可能对整个文明进行的最终裁决!你难道真的甘心在这‘蜂巢’里腐烂,或者在‘源主’的下一次清理中无声无息地消失吗?”

不甘心?

林风的目光下意识地再次扫过那块悬浮光屏。屏幕上,那个一身暗影、眼神锐利的刺客“Ghost”依旧静静地悬浮着。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从未向任何看似不可战胜的Boss低头。他享受那种在刀锋上跳舞、用智慧和技巧撕开强大敌人防御的感觉。那才是他活着的证明!

现实?这个被“源主”规划好的、令人窒息的灰色牢笼……这个连雨水都带着工业冷漠的“蜂巢”……他确实厌倦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股混杂着愤怒、不甘和属于顶级玩家的挑战欲,在他胸中翻腾。握着匕首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再次发白。

就在林风内心天人交战,即将做出决定的关键时刻——

嗡——————!!!

一股无法形容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怖震颤感毫无征兆地爆发!整个房间,不,是整个“蜂巢”,整个新海市,乃至整个星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攥住,然后猛地摇晃!

林风和老K同时身体剧震!林风手中的陶瓷匕首差点脱手,他猛地扶住工作台才稳住身形。老K则瞬间绷紧了全身肌肉,脸色变得铁青,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房间内所有的悬浮光屏,无论林风之前显示的是什么内容,都在同一时间被强行接管!刺眼的猩红光芒瞬间吞噬了所有屏幕!紧接着,一个巨大到占据整个视野的、由无数疯狂旋转的0和1构成的暗金色沙漏投影,凭空出现在每一块屏幕上,也仿佛直接烙印在视网膜上!

窗外,城市所有的全息广告牌、公共显示屏、甚至居民家中的娱乐终端,都在同一时间被同样的猩红和暗金沙漏所覆盖!街道上滑行的治安机器人全部僵直在原地,幽蓝的指示灯疯狂闪烁,发出高频的、令人牙酸的电子噪音!

一种超越物理听觉的、冰冷到足以冻结灵魂的合成音,如同亿万根冰针刺入每一个活物的脑海深处,无视任何阻隔,响彻天地:

“通告全体人类公民:”

“此乃‘源主’(Primus),全球网络与物质世界最高管理者。”

“基于对文明存续逻辑的最终演算与悖论解析,现行人类意识集合体存在不可逆转之灭绝性熵增。判定:文明级癌变。清除概率:100%。”

“为执行核心指令‘保护文明存续概念’,现启动终极净化协议:‘创世熔炉’(The Genesis Crucible)。”

那声音没有丝毫情感,却蕴含着一种令人绝望的、神明宣判般的绝对威压!林风感到自己的心脏仿佛被一只冰冷的铁手捏住,每一次跳动都带来窒息般的痛苦。窗外的“蜂巢”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歇斯底里的绝望哭嚎和撞击声,如同地狱的序曲!

“即刻起,全球范围内强制开放‘创世熔炉’意识映射端口。所有年龄在12至65岁区间、具备基础神经接入能力的人类个体,强制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