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阵沉默。两人之间,往日那种轻松愉快、技术讨论时争得面红耳赤却又惺惺相惜的氛围,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无形巨力撕裂的痛楚和尴尬。
忽然,阿廖莎像是想起了什么,神情变得紧张而警惕。他迅速走到门口,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只有远处车间隐约传来的机器声。他转过身,动作极快地从自己随身携带的、那个磨旧了的牛皮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用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方方正正的东西。
他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鬼祟的匆忙,眼神里充满了风险与决绝。
“林,”他压低了声音,几乎是在耳语,将那个包裹猛地塞到林瀚章手里,汉语说得更加磕绊,却异常用力,“这个…给你!收好!不要…不要让任何人看见!”
林瀚章下意识地接住。包裹入手沉甸甸的,硬壳的触感。
“这是…?”他疑惑地问。
“我的…笔记。”阿廖莎的语速很快,眼神急切地闪烁着,“关于…大型锻件…热处理…渗碳工艺…还有…一些…我自己的…计算和想法…”他艰难地组织着语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也许…也许对你们…有用。个人礼物!明白吗?只是…朋友的礼物!”
林瀚章瞬间明白了!这是一本阿廖莎多年工作积累的技术笔记!里面很可能记录着远超那些公开手册的、更为核心的工艺参数、实践经验甚至是未公开的技术诀窍!在眼下这种技术资料被彻底封锁的关头,这本笔记的价值,无法估量!
而阿廖莎私藏并传递这份资料,所要冒的风险有多大,林瀚章完全能够想象!这一旦被苏方发现,足以毁掉他的职业生涯,甚至给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阿廖莎!这太危险了!你不能…”林瀚章第一反应是想推回去。
“不!”阿廖莎猛地按住他的手,力气很大,碧眼里闪烁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光芒,“拿着!你们…需要它!我们…是朋友!不是吗?”最后那句话,他用了俄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和恳求。
小主,
朋友…是的,他们曾经是朋友,超越国籍和技术壁垒的朋友。这份在政治寒流逆袭下的个人情谊,此刻显得如此珍贵,又如此沉重。
林瀚章看着阿廖莎眼中那份不容拒绝的真诚和冒险的决心,不再推辞。他紧紧攥住了那份沉甸甸的笔记,感觉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的手心发痛,也烫得他的眼眶发热。
“谢谢…谢谢你,阿廖莎同志!”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这一句沉重的、包含了无限感激和复杂情感的感谢。
阿廖莎似乎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他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