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郭嘉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然恢复清明,他微微一笑,道:
“文若兄所虑极是。然观今日殿中,洛神与两位姐姐感情甚笃,此非坏事。若能促成三姐妹共侍一夫,非但不会引致内耗,反而能使甄家内部更加团结,倾力支持王上。此乃佳话,亦是一段美谈。”
贾诩低沉地补充: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北疆冥祸急需钱粮支撑,江东联盟初定亦需彰显实力。纳甄氏二女,可得其全力资助,亦可向天下展示王上吸纳四方之胸襟与实力。至于后宫……王上自有手段平衡。”
得到三位重臣的支持,荀衍心中已有定计。
数日后,荀衍再次于宫中设宴,此次规模较小,仅有核心家眷与甄家主要成员。
席间,荀衍正式提出,欲纳甄姜、甄脱二女入后宫,与甄宓姐妹相伴。
此言一出,甄逸自是喜出望外,这意味着甄家与宸王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地位更加稳固。
甄姜与甄脱虽有些羞涩,但她们早已见过荀衍风采,知晓这位年轻宸王的权势与魅力,更知家族命运已系于此,心中并无抗拒,反而隐隐有些期待。
最关键的还是甄宓的态度。
出乎众人意料,甄宓非但没有丝毫不悦,反而露出真心笑容,拉着两位姐姐的手,对荀衍柔声道:
“夫君,两位姐姐能来陪伴宓儿,宓儿欢喜还来不及。我们姐妹同心,定能更好的服侍夫君,打理内务,让夫君无后顾之忧。”
她本就因家族到来而欣喜,更深知荀衍非池中之物,后宫注定不会只有她一人。
能与自家姐妹共同陪伴如此人杰,共享荣华,在她看来,已是幸事。
她的通透与大度,也让荀衍心中更加怜爱。
于是,水到渠成。
荀衍择一吉日,虽因北疆战事未大肆铺张,但礼仪规制丝毫不减,以仅次于迎娶伏寿的郑重,将甄姜、甄脱二女一并纳入宫中。
新婚之夜,并未分设两处,而是依了甄宓先前“姐妹相伴”之言,安排在了宫中一处精心布置、温暖如春的宽敞殿阁——“凝香殿”内。
红烛高照,锦帐流苏。
甄姜与甄脱身着大红嫁衣,头戴珠冠,并排坐于榻前。
不同于甄宓的洛神之姿,甄姜气质温婉如兰,眉宇间自带一份长姐的沉稳与干练;甄脱则更显娇俏灵动,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未经世事的纯真与此刻的紧张。
两姐妹双手紧握,既是给彼此勇气,也透露出共同面对未来的一丝决心。
荀衍踏入殿中,已卸去白日繁复的礼服,只着一身暗绣龙纹的常服,少了几分君临天下的威严,多了几分温和。
他挥手屏退左右侍女,殿内只剩下他与一对新人。
看着眼前并蒂莲花般的姐妹,荀衍心中亦有些许感慨。
他走上前,并未急于动作,而是先执起金壶,斟了三杯合卺酒。
“姜儿,脱儿,”
他声音温和,唤着新赐的昵称,
“今日之后,你二人便是孤的妃嫔,亦是宓儿的姐妹。在这深宫之中,望你们姐妹同心,相互扶持,也与宓儿、寿儿她们和睦相处。”
他将酒杯分别递到二女手中,自己也端起一杯:
“此酒,愿我与你们,情意绵长,生死相依。”
甄姜接过酒杯,指尖微颤,抬眼看向荀衍,见他目光清澈而真诚,心中的忐忑稍安,低声道:
“臣妾谨记王上教诲,定当尽心侍奉王上,友爱姐妹。”
声音温婉,却带着坚定。
甄脱也连忙点头,俏脸微红:
“脱儿……脱儿也记住了,会和姐姐们好好相处的!”
她性子活泼些,虽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眼前这位传奇男子的好奇。
三人共饮合卺酒,辛辣中带着甘醇的液体滑入喉中,仿佛也冲淡了些许陌生与隔阂。
随后,荀衍并未急切,而是与二女闲话家常,问及她们一路南下的见闻,甄家旧事,以及她们各自的喜好。
他言语风趣,见识广博,很快便让初时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甄脱渐渐放开了些,甚至敢小声询问一些关于修行或洛阳趣事的问题,荀衍皆耐心解答。
甄姜则更多是倾听,偶尔附和几句,目光落在荀衍身上,那份最初的敬畏,渐渐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倾慕。
红烛燃过半,夜色渐深。
荀衍见二女已不再那般拘谨,方才起身,走到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