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洛阳封赏动天下,系统抽奖得奇书

长社大捷,如同在阴霾密布的东汉朝堂投下了一颗惊雷,其回响震荡千里,迅速传遍寰宇。

“报——!长社大捷!皇甫嵩、朱儁将军大破黄巾贼首波才!斩首数万级!贼众溃散百里!”

“捷报!颍川荀氏子衍,年少英杰,献火攻奇策,亲率死士焚贼粮草,于万军中阵斩妖道,助官军大破贼兵!”

一道道八百里加急的捷报,带着战场尚未散尽的硝烟味,送入洛阳皇宫,送入三公府邸,送入每一个翘首以盼的朝臣耳中。

朝野为之震动,人心为之振奋!

自黄巾乱起,官军屡战不利,丢城失地,烽火遍地,洛阳城中早已人心惶惶。

长社大捷,无疑是久旱甘霖,极大地提振了萎靡的士气,也让那位深居宫中、被宦官与外戚摆弄的天子刘宏,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封赏的旨意以最快的速度拟定、发出,彰显着朝廷对这场胜利的看重,以及对有功之臣的拉拢。

这一日,宣旨的天使仪仗,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颍川荀氏老宅。

荀氏中门大开,香案高设。

以荀爽为首,荀氏主要族人皆身着正装,恭敬等候。

荀衍站在荀爽身后稍侧的位置,一身月白儒衫,身姿挺拔,面容沉静,并无多少骄矜之色,唯有眸中深处一丝内敛的神光,显示着他的不凡。

周围闻讯而来的颍川士绅、百姓更是围得水泄不通,皆想一睹这位名动天下的荀家麒麟儿的风采。

天使展开明黄绢帛,尖着嗓子高声宣读:

“制曰:朕闻褒有功,赏有德,乃国之常典。兹有颍川荀氏子衍,字文渊,少怀忠义,文武兼资。于长社之役,洞察贼弊,献策奇绝,亲冒矢石,焚贼粮秣,斩将搴旗,扬我军威,功莫大焉!朕心甚慰!”

“特擢升荀衍为骑都尉,领颍川郡兵曹从事,赏金千两,锦缎百匹!另,赐帛书‘国之干城’匾额,以彰其功!”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周围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和艳羡之声。

骑都尉!这可是比两千石的重要军职!

虽然此时军职泛滥,但对于年仅十八、初出茅庐的荀衍来说,已是破格超擢!

更别提实领颍川郡兵曹从事,这意味着他在颍川郡的兵事上拥有了极大的话语权!

再加上天子的御笔匾额,这是何等的荣宠!

“臣,荀衍,领旨谢恩!吾皇万岁!”

荀衍上前一步,从容叩拜接旨,举止得体,气度雍容,看得那天使也暗自点头。

荀爽等人亦是满面红光,与有荣焉。

荀氏之声望,经此一事,必将更上一层楼!

接风宴席,宾主尽欢。

送走天使后,荀衍并未沉浸于封赏的喜悦,而是立刻着手利用新得的权力和赏金,开始大肆招兵买马,整合颍川郡的武装力量。

有天子诏命和荀家声望,再加上他如今如日中天的名声,募兵之事异常顺利。

无数慕名而来的青壮、各地溃散的官兵、甚至一些小豪强的私兵都纷纷来投。

荀衍并不盲目追求数量,而是严格筛选,首要忠心,其次看其根骨气力。

他将原有的百人护乡团作为骨干,打散编入新军,以老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