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孟德、文台忠勇可嘉,然我军方经大战,疲惫不堪,粮草亦需补充。且董卓奸诈,此举是否为诱敌之计,尚未可知。”
“贸然全军压上,若中埋伏,则大势去矣!我等身为联军统帅,需为大局着想,不可因一时意气而铸成大错。”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掩饰了自己的怯懦,又隐隐指责荀衍等人冲动冒进。
韩馥连忙附和:“盟主所言极是!需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啊!”
他本就庸碌,全靠袁绍扶持,自然唯袁绍马首是瞻。
刘岱、孔融等人也大多面露犹豫,沉默不语。
他们或许不像袁术那般狭隘,但也确实被可能的陷阱和自身的损失所困扰。
唯有北平太守公孙瓒,看着远方火光,又看看身边这些心思各异的“盟友”,虎目中闪过一丝鄙夷和不耐。
他猛地一拍栏杆:“诸位在此慢慢计较!瓒,带白马义从去也!岂能坐视国都蒙难,让荀文渊、曹孟德、孙文台专美于前!”
言罢,竟不顾袁绍难看的脸色,大步下台,点齐麾下尚有战力的数千白马义从,轰然出营,朝着洛阳方向追去。
公孙瓒这一走,更显得台上众人尴尬。
许多热血未冷的士卒看着那些高层将领,眼中充满了失望和不解。
“为何不去救洛阳?”
“荀州牧、曹将军、孙太守、公孙将军都去了!”
“我等在此作壁上观,岂是男儿所为?!”
“莫非怕了西凉那群狗贼不成?!”
窃窃私语渐渐变成不满的议论,军心开始浮动。
袁绍见状,脸色更加难看,心中对率先行动的荀衍等人更是暗恨。
就在他骑虎难下之际——
一名哨骑飞马来报:“报!盟主!诸位大人!发现小股西凉溃兵从虎牢关侧门而出,沿嵩山小道向宛城方向逃窜,似乎押运着大量财宝!”
“财宝?”袁术的小眼睛瞬间亮了。
又一名哨骑来报:“报!荥阳、成皋等地的西凉守军似乎有弃城迹象,城内守备空虚!”
“哦?”袁绍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虎牢关久攻不下,若能趁机拿下荥阳、成皋等周边重镇,也是大功一件,而且风险小得多!
几乎瞬间,台上诸侯的心思就从“是否救援危险的洛阳”转移到了“如何瓜分眼前更安全的利益”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盟主!”袁术立刻抢先道,“董卓焚毁洛阳,天怒人怨,其麾下竟还敢私运财宝潜逃!术请命,率本部兵马前往截杀,夺回民脂民膏!”
他话说得漂亮,眼睛却只盯着“财宝”二字。
“盟主!”韩馥也急忙道,“荥阳、成皋乃战略要地,岂容西凉贼寇来去自如?馥愿率军前往收复,为我联军日后西进扫平障碍!”
“我等也愿往!”
“请盟主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