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道纹初窥

“能量引导模式……采用‘涡流渐进式’,起始节点灵力注入角度偏差零点三度,导致初始能量损耗增加百分之二……”

“主回路的‘频率震荡’结构过于呆板,共振效率仅达到理论最佳值的六成七……”

“关键的‘场域生成’节点,朱砂灵性材料分布不均,存在三个微小的‘灵障’,影响能量场稳定性,预计符箓有效范围会缩小半尺……”

“收尾的‘灵引’道纹,结构简陋,如同一个永远半开的水龙头,虽能自动汲取天地灵气维持运转,但效率低下,且无法应对灵气浓度波动,这张符箓在灵气稀薄处,寿命将锐减……”

短短十息之内,这张在低阶修士眼中只是“能用就行”的避尘符,其从材料配比、绘制笔顺、能量回路设计,到最终成品的所有优缺点、所有可优化空间,甚至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精确性能衰减曲线,都已被叶秋彻底洞察。

这不仅仅是理解,这是一种近乎“道”的直指本质。他看到的不仅是符箓本身,更是绘制者对“避尘”这一规则的理解深度,以及其手法中的局限与谬误。

叶秋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在那张符箓上,眼神平静无波,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了然。此界的“道纹”体系,果然如他之前所推测,建立在一种经验性的、代代相传的“黑箱”模式之上,大多使用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有趣。”他心中低语,嘴角的弧度微不可察,“就像是在解读一种流传已久,却充满了传抄错误的古老密码。”

他没有试图去修改或强化这张符箓。此刻的任何异动,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他只是像一个严谨的学者,将这张“避尘符”作为一个标准样本,将其完整的数据模型、优化方案(他甚至瞬间推演出了三种不同侧重点的优化版本),分门别类地存入他那浩瀚如烟的神魂图书馆中,标签为【基础道纹·生活类·避尘(通用低效版)】。

随后,他的目光转向窗户上的那张“警戒符”。解析再次展开。这道纹更为复杂一些,涉及对特定范围能量波动和生命气息的感知与预警。叶秋同样在数息内完成了对其原理的剖析,并发现了至少五处可以提升灵敏度、降低误报率的结构缺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