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夜半实验

没有丝毫停顿,叶秋开始了下一步。他稍稍放开了对自身能力的压制。神识微动,头顶百会穴——那扇被古道舍弃的“正门”,悄然洞开。

刹那间,感受截然不同!

精纯的天地灵气仿佛找到了宣泄口,化作一道温和却无比迅捷的溪流,不再是渗入,而是主动涌入!灵气不再分散至四肢末梢,而是沿着人体中轴线上最宽阔、最坚实的“高速公路”——任督二脉等主干经脉,沛然直下!强大的能量流瞬间充盈经脉,带来清晰的鼓胀感和一丝能量高速流动产生的灼热。

叶秋全神贯注,超过九成的心神都用于精确调控。他的神魂之力如同无数只无形的手,精细地调节着灵气的流速、压力,确保其在每一条经脉的承受极限边缘高效运行,却又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数个周天循环下来,数据反馈迥异:

* 灵气吸纳速率: 稳定在3.5,是古道法的三倍以上!

* 经脉负荷度: 中度偏高,需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神识控制,对经脉本身的强韧度也有要求。

* 能量转化率: 提升至百分之七十!因路径缩短、损耗大减。

* 主观感受: 畅快、迅猛,充满力量感,但对控制力要求极高,精神负荷大。

“方案B,效率显着提升,证实‘主干道优先’思路正确。但门槛高,风险并存,非心志坚韧、神识强大、且对自身经脉有精确了解者不可用。” 他看到了优化带来的巨大收益,也清晰认知到其限制。

第三组实验:终极优化 —— “混沌场”的共鸣。

小主,

最后,是他为自己这具特殊躯体量身打造的方案。他不再将身体视为一条条独立的管道,而是一个完整的、活着的能量宇宙。

意念彻底放开,百会、涌泉乃至周身细微毛孔,都成为了灵气的入口。更为精妙的是,他利用“五行混沌灵根”的特性,并非强行将不同属性灵气融合,而是引导它们在空中形成一种动态的、层层叠叠的“混沌能量场”。不同属性的灵气各安其位,相互激荡又彼此平衡。

灵气入体后,并非粗暴地直线冲击,而是在几个关键能量节点(如膻中、中脘)形成微型的、高速旋转的能量漩涡,进行初步的提纯、压缩与缓冲。随后,这些经过预处理的灵气,根据其属性特质,如同拥有智能般,自动选择最优路径,汇入相应的次级经脉网络,最终以最高效的方式汇入气海丹田。

这个过程复杂到了极致,对神魂的微观操控能力和实时运算能力要求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瞬间需要处理的信息流,堪比前世一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