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在湘南的一个偏远山村里,连绵的青山环绕着错落有致的农舍,田间地头一片翠绿。村里的杨家有个女儿叫杨采薇,年方十七,生得眉清目秀,扎着两条乌黑的大辫子,笑起来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透着一股乡村少女的质朴与灵动。她自幼帮着父母打理家中的茶园,对茶叶的种植与采摘十分在行。
邻村的李家有个小子叫李逸飞,比杨采薇大两岁,身形挺拔,眼神坚毅。他家以耕作为主,农闲时还会编些竹筐去集市售卖。一次,村里组织两村青年一起修缮连接两村的山路,杨采薇和李逸飞因此相识。
劳作间隙,李逸飞看到杨采薇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便悄悄递过去一方手帕,轻声说:“擦一擦吧。”杨采薇红着脸接过,低声道谢。此后,他们常常在这条修好的山路上相遇,或是李逸飞挑着竹筐去集市路过杨家茶园,或是杨采薇去邻村亲戚家经过李家田地。两人逐渐熟悉起来,李逸飞会给杨采薇讲集市上的新奇事儿,杨采薇则会送李逸飞一些自家炒制的新茶。
一来二去,情愫在两人心中悄然滋生。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李逸飞约杨采薇来到村后的小河边。河水潺潺流淌,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李逸飞鼓起勇气,牵起杨采薇的手说:“采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