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深夜的决定
二十万。
这个数字在小黄的脑中盘旋,像缅北园区里永不停止的键盘声,密集而令人窒息。他看着手机里林婷那张布满淤青的脸,曾经的恨意与此刻滋生的怜悯剧烈地撕扯着他。
支付赎金,意味着这个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将再添一个深不见底的大窟窿。他的父母,他刚刚看到一丝重建希望的家,会被彻底拖垮。更何况,这极有可能是一个针对他设下的新骗局——用他残存的善意,再榨取最后一滴价值。
可不救呢?
“妙瓦底”、“人体器官运输”……这些词汇背后是比凯旋园区更终极的黑暗与死亡。他亲身经历过那种绝望,知道每一分钟的煎熬。林婷有罪,但罪不至此。
夜深人静,父亲的鼾声从隔壁房间隐约传来,那声音里带着终日劳作的疲惫。小黄最终拿起手机,拨通了杨会长的电话。他选择坦白,将抉择的沉重包袱分出去一部分,也将救援的可能性寄托在更有力的组织上。
电话那头,杨会长沉默地听完了小黄的叙述。
“小黄,你确定要救她?”杨会长的声音异常严肃,“你要想清楚,于公,商会的资源主要用于救助明确的受害者,林婷的情况……很复杂。于私,你值得为她再冒一次险,再背上一座山吗?”
“我恨她,杨会长。”小黄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死,更不能让她因为我‘不救’这个决定而死。如果我这么做了,我和园区里那些冷血的人,有什么区别?”
杨会长长叹一声:“我明白了。商会不能直接动用公款为她赎身,这是原则。但我们可以以商会的名义,介入谈判,核实情况,确保如果支付赎金,人能安全回来。这能最大程度避免是骗局,也能防止对方收了钱又反悔。”
第十三章 危险的谈判
潮汕商会的介入,让这次“交易”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杨会长指定的谈判专家,一位精通当地势力语境的潮籍商人,直接与“金星园区”的负责人建立了联系。谈判不再是单纯的敲诈与屈服,而带上了一种两个组织之间博弈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