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重返阴影之地

春深时节,交织花园迎来了最繁盛的景象。然而,在这片生机勃勃之下,一场无声的行动正在酝酿。黄小磊坐在温室里,面前是警方技术团队带来的高精度平板设备,屏幕上显示着缅北地区的卫星地图和三维建模。

“基于你之前提供的信息和国际合作,我们锁定了一个关键园区的位置,”警官指着地图上一处隐蔽的山谷,“但我们缺乏内部结构的最新情报。最后一次突袭后,他们可能进行了改造。”

黄小磊感到胃部收紧,手心渗出冷汗。重返那个地狱般的地方,即使是虚拟的,也让他本能地抗拒。

“我们需要你的帮助,小磊,”警官的声音变得柔和但坚定,“你是唯一对那种环境有第一手了解的非警方人员。你的洞察可能拯救还在那里的人。”

陈会长在一旁补充:“完全自愿,你可以拒绝。但如果你选择帮助,整个团队会提供全方位支持。”

黄小磊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温室里潮湿的空气,植物叶片的质感,远处鸟鸣的声音——grounding 技巧让他逐渐平静。他想起园区里可能还在受苦的人们,想起自己曾经的绝望。

“我需要准备,”他最终说,声音稳定得出奇自己,“和李医生制定应对策略,设定严格界限。我只提供信息,不参与行动决策。”

警方立即同意。接下来的两周,黄小磊与李医生密集工作,建立了一套详细的应对机制:每次协助前后都有心理准备和减压环节,严格的时间限制,紧急情况下的退出程序,以及实时的生理指标监测。

同时,他开始系统性地回忆园区细节——不是任由记忆洪水般涌来,而是有控制地提取信息,像查阅档案般有序。每晚,他将这些记忆转化为详细笔记和草图,逐渐构建起完整的内部地图。

四月初的一个清晨,准备就绪的黄小磊坐在警方特别设置的沉浸式工作室内。周围是360度环绕屏幕,显示着基于卫星图像和无人机拍摄构建的园区虚拟环境。他戴着轻型VR头盔,手持控制器,可以“行走”在这个数字重建的地狱中。

“我们从外围开始,”技术员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随时可以暂停。”

黄小磊深吸一口气,迈出了虚拟的第一步。高墙、电网、了望塔——一切如此真实,让他的心跳加速。生理监测器发出轻微警报,显示他的压力水平升高。

“暂停,”李医生在现场监控中说,“小磊,描述你看到的五种物体,四种质感,三种声音...”

grounding 技巧再次发挥作用。黄小磊逐渐适应了这种虚拟重返,开始提供详细观察:

“东北角的电网高度增加了,可能加了防攀爬装置;主楼右侧有新建筑,地基很深,可能是地下设施的入口;守卫巡逻路线变了,间隔时间缩短但有了可预测的模式...”

每次会话限制在两小时内,结束后有专门的心理减压环节。令人惊讶的是,黄小磊发现自己不仅能够应对,甚至逐渐发展出一种奇特的抽离感——如同研究危险地形的探险家,而非创伤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