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价三十五万》:黎明前的猎杀

更可怕的是,有些“客户”会提出特殊要求:指定血型、年龄甚至学历。园区为此建立了一套精密筛选机制,这也是为什么购买价格因“商品”特质而异。

18. 跨国线索

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协助,专案组追踪到资金流向——大部分赎金和“医疗收入”通过虚拟货币洗钱后,流入东南亚某国一个看似合法的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的主席竟是某跨国医疗企业的幕后控制人,该公司正致力于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研究。

“这不是简单的电诈犯罪,”专案组组长在内部会议上宣布,“这是一个集人口贩卖、器官走私、金钱洗白于一体的跨国犯罪网络,有看似合法的外壳。”

与此同时,技术部门破解了从园区缴获的加密硬盘,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名单——某些地方官员、富商甚至明星的名字出现在“特殊客户”列表中,备注显示他们已接受过“特殊供应”。

19. 收网行动

12月24日,平安夜。联合行动在中缅边境同步展开。

中方这边,警方控制了那个假冒陈警官的内鬼——某边境管理部门副处长,他承认多年来为犯罪集团提供便利,收取巨额贿赂。

缅甸方面,军方配合对残余电诈窝点进行清剿。在一处隐蔽山谷中,发现了移动式高科技医疗车,里面设备先进程度令人咋舌,堪比一流医院手术室。

最关键的是,行动组根据线索在一艘即将驶入公海的豪华游艇上抓获了正准备潜逃的“刀哥”。他电脑中的资料成为指证整个网络的关键。

20. 审判与重生

次年春天,案件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小黄作为主要证人出庭,直面那些曾经折磨他的面孔。

“刀哥”在最后陈述时竟露出诡异微笑:“这只是一条生产线暂时关闭罢了。需求还在,新的生产线很快就会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