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册信息:中心由一家注册于海外离岸地的基金会全资控股,该基金会的主要出资人信息保密。
2. 资金流水:中心每年接受来自不同离岸公司的“捐赠”,数额不大但稳定,这些离岸公司与李建明的艺术品咨询公司存在间接的投资关联。同时,中心有数笔资金流向一家位于东南亚的“生物科技公司”,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竟是提取某种稀有植物的生物碱(与林媛体内发现的致幻剂成分吻合)。
3. 人员背景:中心的核心成员名单不公开,但通过公开活动照片和社交媒体信息交叉比对,发现其中一位常驻“导师”,竟然与陈景明教授一位早已失联的早期助手相貌高度相似!
4. 网络踪迹:中心使用的网络出口IP,曾多次出现在韩东明访问那个加密符号学数据库时使用的跳板IP序列中。
5. 活动地点:中心的主要活动场所并非其公开的办公地址,而是长期租用位于市中心一栋高档写字楼顶层的整个空中花园和附属会所,私密性极佳。该写字楼的业主方,恰好是李建明那家艺术品投资公司曾经服务过的一个客户。
所有这些线索,如同磁石般指向“心象中心”。它表面光鲜,内里却似乎编织着一张连接着学术、资金、药物、以及“渡鸦”核心成员的巨大网络。它不像韩东明那样激进和暴露,更像是一个负责“孵化”、“筛选”和“供养”的现代鸦巢。
“这里很可能就是‘渡鸦社’在现代的掩护壳和运营中心!”老张看着分析报告,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那个‘头鸦’,说不定就藏在这里面!”
陆时却更加谨慎。“不要打草惊蛇。这个中心比韩东明要狡猾得多,法律手续齐全,表面活动合法。没有确凿证据,我们根本无法采取行动。”
他下令,对“心象中心”进行最严密的外围监控和情报收集,包括:
· 物理监控:24小时监视其公开办公地址和那个空中花园会所,记录所有进出人员。
· 网络监控:尝试渗透其内部网络(需极高级别的审批和技术手段),至少对其公开网络活动和主要成员的个人信息进行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