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心象迷宫

对“心象人文研究与传播中心”的监控悄无声息地展开,如同在猎物周围织就一张无形的蛛网。然而,这个“现代鸦巢”展现出的反侦察能力,让经验丰富的侦查员们都感到棘手。

中心的公开活动一切如常,沙龙、讲座如期举行,内容高雅脱俗,参与者多是些寻求心灵慰藉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城市精英,看不出任何异常。其公开的办公地址只有寥寥几名行政人员处理日常事务,核心成员几乎从不露面。

真正的核心区域——那座位于市中心高档写字楼顶层的空中花园会所,安保措施严密得惊人。进出需要三重身份验证(门禁卡、指纹、动态密码),所有窗户都采用单向镀膜玻璃,内部情况无从得知。负责物业的公司守口如瓶,以保护客户隐私为由,拒绝提供任何内部结构信息。外围监控只能拍到偶尔有车辆直接驶入地下专属车库,人员通过直达顶层的私人电梯进出,根本无法识别身份。

网络渗透同样受阻。中心的内部网络与公开网络物理隔离,且采用了军方级别的加密技术,短时间内难以突破。对其公开网络活动的监控显示,他们使用的通信软件加密等级极高,内容无法截获。

“这帮人太专业了,简直像个情报机构!”负责技术侦查的组长感到一阵无力。

派遣卧底的方案也经过反复推演,风险极高。“心象中心”吸收成员似乎有一套极其严格的内部推荐和背景审查机制,陌生人极难打入核心圈,贸然尝试反而可能暴露警方意图。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明明知道敌人就在那里,却像隔着一层磨砂玻璃,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无法触及实质。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对苏晓的持续心理干预终于迎来了突破性进展。在一次采用了最新神经反馈技术的引导治疗中,苏晓回忆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

“那个地方……有声音……一直在重复一个词……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听起来像……像‘阿克夏’……对,就是‘阿克夏’……那个穿白袍的人(韩东明)有时候会对着空气念叨这个词……”

“阿克夏(Akashic)”?!

这个词立刻引起了陆时的注意。他迅速查阅资料,发现“阿克夏”是一个源于印度哲学的概念,意指一种记载了宇宙所有知识、记忆和事件的非物理层面信息库,有时也被称为“宇宙档案”或“以太记录”。在近现代的一些神秘学流派和新时代运动中,“阅读阿克夏记录”被宣称是一种可以获得无限知识和预知未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