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甚至尝试将捕捉到的、从她大脑泄漏出的微弱生物信号(那些被怀疑是外部指令触发的信号),与已知的“渡鸦”加密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寻找共同的数学结构或编码逻辑。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充满挫折的过程。大部分尝试都石沉大海,得到的只是杂乱无章的噪声。苏晓的大脑像一座戒备森严的迷宫,拒绝轻易交出秘密。
然而,在无数次失败后,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无关的细节上。
一位细心的心理专家在反复观看苏晓接受各种刺激时的录像时发现,每当屏幕上出现快速闪烁的、带有特定分形几何图案(类似曼德勃罗集或朱利亚集)的图像时,苏晓的眼球会出现一种极其微小的、非自主的震颤,同时她的指尖也会无意识地轻微抽搐,仿佛在虚空中划动着什么。
这种反应非常微弱,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但在高速摄像机的捕捉下却清晰可见。
项目组立刻调整了方向,集中研究这种分形图案与苏晓潜意识反应之间的关联。他们生成了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分形图案,进行系统性的测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天后,他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当某种特定的、参数极其精密的“扭曲朱利亚集”图案以特定频率闪烁时,苏晓不仅会出现眼球震颤和指尖抽搐,她整个大脑的神经活动会瞬间进入一种高度同步的、近乎“共振”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她脑电波中某个特定频段的能量会急剧升高,其波动模式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完美的周期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被“共振”激发出的特殊脑电波模式,经过数学转换后,其波形图竟然与苏晓之前无意识划出的那串诡异符号序列中的某几个关键节点,在拓扑结构上完全吻合!
“找到了!”神经科学家激动得声音发颤,“这个特定的分形图案……它就是‘钥匙’!它能够暂时‘解锁’苏晓大脑中被设定的某种隐藏模式,将那段被加密的、可能是核心指令或坐标的信息,以纯净的神经信号形式释放出来!”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看着屏幕上那串由苏晓脑电波“翻译”而成的、清晰而规律的信号序列。这不再是混乱的碎片,而是一段有着明确结构和意图的编码!
密码学专家立刻投入工作,尝试破译这段“活体密码”。
与此同时,陆时意识到,这个发现可能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既然他们能找到这把“钥匙”,那么“渡鸦”组织一定也知道这把钥匙的存在,甚至可能一直在等待某个时机,远程使用这把“钥匙”来激活苏晓,让她在警方内部,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出那个致命的最终指令!
“立刻加强苏晓病房的物理和电子安保!任何非项目组成员,未经我的直接批准,不得接触她,更不能让她接触到任何可能包含那种特定分形图案的视觉信息!”陆时厉声下令。苏晓从一个需要保护的证人,瞬间变成了一个极度危险的、需要严密控制的“生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