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返乡

千禧年,大伙儿都说这是新世纪的头一炮,什么都得换个新气象。可对我来说,这一年扯开的不是什么新开头,而是把我整个人生都掀了个底朝天。那之前,我也就是个工地里扛水泥的穷小子,天天一身灰、满鞋泥,往前瞅几十年,好像一眼就能望到头——跟我爹、我爷一样,最终埋进村后那片黄土地里,连个响动都没有。

谁想得到呢?就那年开春,工地突然停了工,我闷着头回村,撞见了那个叫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人。打那起,一堆接一堆邪门又离奇的事,噼里啪啦全砸我头上,硬是把我推上了一条我爹曾经走过的、黑黢黢的老路……

我叫张天牛,北方山坳坳里蹦出来的娃。

听给我接生的陈婆子讲,我出生的时候死攥着脐带不撒手,哭嚎声震得梁上灰噗嗤噗嗤往下掉。我爹那时候正蹲门槛上卷旱烟,一听动静蹦起来,给我取名的时候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这崽子劲大吼声响,跟牛犊子似的!就叫天牛!”

名是这么来的,命也是这么硬的。今年我刚满十八,没读高中,初中一毕业就跟着包工头李伟去了县城工地扛水泥。一天下来,解放鞋里能倒出半碗沙,浑身没一处不酸不疼。

我娘总说我眉眼像爹,浓眉大眼高鼻梁,精神。可惜我连他一张相片都没见过。我只听说,在我三岁那年,他摸进山里头搞什么“倒斗”,再也没回来。

今年过年之后我照常进城上工,但不一样的是,才到三月中,工地突然说停就停了。

那天我刚扛完最后一包水泥,一屁股坐在砖堆上喘气,裤腿卷到膝盖,汗顺着小腿肚往下淌。脚边扔着三四个烟盒子——是工友小王攒了半个月的“战绩”,他说集满十个烟壳能换一包新的大前门。

“天牛,整一口不?”小王甩过来一瓶冰镇汽水,铝罐上凝的水珠砸我胳膊上,冰得一激灵。

小王大名叫王富贵,是邻村砖厂来的。名儿土得掉渣,人却瘦得像根麻秆,安全帽扣脑袋上直晃荡,像盏没挂稳的灯笼。

他蹲我旁边,裤膝盖磨得锃亮,露出里头洗泛白的秋裤:“听说开发商卷钱跑广东去喽……不知道伟哥顶不顶得住。”

我拧开瓶盖,汽水“滋”地一声喷了点儿沫。灌下一口,说:“伟哥去年还帮张大爷垫过药费,不至于坑我们。”

嘴上这么说,心里头却直打鼓。工地上那台搅拌机还欠着三个月租金,食堂李婶也老念叨菜钱没结清呢。

正说着,就听见包工头李伟在那头吼起来了。他叉着腰站在搅拌机旁边,藏蓝色夹克上全是灰,牛仔裤脚糊着一圈没干透的水泥点。手里拿个扩音喇叭喊:“都别磨叽!过来领工钱!”

二十多个工友哗啦啦全围过去了。空气里一股铁锈味儿混着汗酸气,熏得人头晕。

“安静!都安静点儿!”李伟拿袖口抹了把额头的汗,眯着晒得黝黑的眼睛,花名册在他手里哗啦啦地响,他那双下巴也跟着一颤一颤:“开发商跑了,工程先歇一个月!但你们的工钱,我一分不欠!砸锅卖铁我也给你们发喽!”

大伙儿你瞅我我瞅你,都不敢信。

小王用胳膊肘捅我,压低声音:“你看,我说啥来着?准了吧!”

我啧了一声:“真让你这乌鸦嘴说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