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地龙、冷锋、二踢脚四人立刻找了个相对平整的地方坐下,每人拿起一根哑巴提供的玄铁银针,掏出各自的匕首或格斗刀,开始“沙沙沙”地奋力打磨起来。这玄铁确实坚硬异常,磨起来非常费劲,进度缓慢。
另一边,猴子、哑巴和老斑鸠三人则凑在石台前,脑袋几乎顶在一起,打着手电,全神贯注地审视着石台表面上那密密麻麻的小孔。
老斑鸠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放大镜,几乎是一个孔一个孔地贴上去观察,从第一排第一个开始,挨个挨个地仔细打量,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差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冰窟里只有我们磨针的“沙沙”声和几人沉重的呼吸声。
几分钟后,老斑鸠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呼:“找到了!我找到一个了!”
我们磨针的四人立刻停下动作,连忙凑过去看。只见老斑鸠激动地用指尖指着其中一个小孔,声音带着兴奋的颤抖:“你们看!仔细看这个小孔!它的内壁色泽,还有边缘的磨损程度,和周围的小孔有明显的不同!颜色似乎比其他孔稍微淡一点点,边缘也更光滑,像是被频繁触摸或者使用过!”
我们纷纷眯起眼睛,顺着他的指引仔细打量。果然,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仔细对比之后,发现他指出的那个小孔,内壁确实显得比旁边的小孔颜色稍浅,而且孔口边缘的棱角也圆润一些,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一百多个孔看得人眼花缭乱,要不是老斑鸠有放大镜和这份耐心,还真难看得出来。
“好!继续找!”把头脸上也露出一丝喜色,招呼我们继续回去磨针。
磨针是个水磨工夫,整整花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四人才终于将四根玄铁银针磨到了合适的粗细,确保能顺利插入小孔且不会太松。
而老斑鸠那边,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又凭借他丰富的经验和放大镜,找到了另外两个有类似磨损痕迹的小孔。但最后一个,他们三人反复查找、对比,眼睛都看花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猴子揉了揉发胀的眼睛,无奈地摊了摊手:“没办法了,把头,真的尽力了。剩下的这些孔,在我们看来,完全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再也找不出第四个有明显磨损痕迹的了。”
大家都有些焦急,围在石台前,看着那三个已经确定的小孔,以及剩下那一百多个看起来毫无区别的小孔,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