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茶香识人·风雨欲来

他想起祁同伟之前汇报过的,关于萧月在“云顶”酒吧从几个纨绔手中救下一个女孩的事情,看来就是这位诗婉宁了。

萧月此刻提及,既是在解释赞助缘由,也是在不动声色地表明立场,并为那个女孩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

“青年人才是未来的希望,理应支持。”陆则川点了点头,语气肯定,

“文化自信的建立,离不开具体项目和优秀人才的支撑。‘月华基金’有这个眼光和魄力,是好事。”他给出了正面回应,算是接下了萧月递过来的这个“信号”。

“感谢陆书记的理解和支持。”萧月端起茶杯,以茶代酒,敬了一下。

她知道,有了陆则川这句话,至少在明面上,汉东官方层面不会有人刻意刁难这个项目和诗婉宁。

放下茶杯,萧月话锋一转,语气依旧从容,却多了几分正式:

“另外,关于基金未来在汉东的发展,我们也有一些初步构想,特别是在数字文化产业融合、传统工艺振兴等方面,希望能与汉东的发展规划更好地契合,不知能否有机会,向陆书记和相关部门做个更详细的汇报?”

这才是她今天来访的核心目的之一。与权力核心建立良性、正式的沟通渠道,远比私下勾连更稳妥,也更符合她如今独立发展的定位。

陆则川看着萧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此女懂得借势,更懂得如何将“势”转化为长久、稳固的合作基础,而非一时的投机。她选择光明正大地谈合作、谈规划,这份坦荡和远见,远超一般商人。

“当然可以。”陆则川爽快应允,“我会让发改委和文旅局的同志与你们对接。汉东欢迎一切有实力、有理念、愿意扎根做实事的投资者。”

正事谈完,气氛更加缓和。两人又就汉东的经济形势、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等宏观话题交流了几句看法。

萧月见解独到,言辞精准,展现出深厚的商业素养和对政策的敏锐把握,让陆则川对她又高看了一眼。

会面时间不长,但信息量巨大。萧月达到了预期目的,适时起身告辞。

送走萧月后,陆则川站在窗边,回味着刚才的谈话。萧月的出现和她的行事风格,让他看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世家或纯粹商人的新力量。

这种力量,若能引导得当,或可成为推动汉东变革的又一助力。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祁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