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沈墨话语中的那份炽热和决绝,也都能感受到李达康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无形压力。
李达康看着沈墨,心中情绪复杂。
他欣赏这个女人的才华、魄力和视野,这确实是京州乃至汉东急需的“鲶鱼”。
但另一方面,她这种近乎“逼宫”的姿态,挑战了他作为一把手的权威,也打乱了他习惯于牢牢掌控的节奏。
更深层的是,他敏锐地察觉到,沈墨背后可能站着的力量,让她有底气如此“强硬”。
“沈墨同志的决心和担当,我很欣赏。”李达康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但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但是,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能光凭一腔热血。你提到的引入社会资本,具体方案呢?‘保姆式’服务体系,具体标准呢?这些都需要细化,需要论证。”
他身体微微后靠,目光变得深沉而具有压迫感:
“这样吧,规划草案原则通过,但必须附加一个详细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风险评估报告,由沈墨同志牵头,各部门全力配合,一个月内拿出来,再上会讨论!”
这是一个典型的李达康式决策:
没有完全否定,给予了肯定和空间;但也没有轻易放行,设置了明确的门槛和时间表,将压力和责任清晰地压回到了沈墨身上,同时也重新牢牢抓住了主导权。
沈墨听出了其中的意味。她知道,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她迎上李达康的目光,没有退缩,反而嘴角微微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弧度:“好!一个月内,我一定拿出让市委、让李书记您满意的方案!”
这一刻,她对这位强势的市委书记,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也生出几分真正的钦佩——他的老辣与掌控力,确实非同一般。
两人目光交汇,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光闪过。
没有硝烟,却已是交锋数个回合。
……
就在京州会议室里暗流涌动的同时,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一间密室内,“猎狐”专项行动组的核心成员正在紧张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呈现出赵老四、钱秘书、孙胖子三人的关系网络图,三条线的中心都隐隐指向吕州和姚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