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的秋天,比京城少了几分萧瑟,多了几分开阔。
天高云淡,阳光带着暖意,洒在这座正在谋求产业转型的省会城市身上。
一支由清华大学教授和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考察团抵达京州,开展为期数日的校地文化合作考察。
此行意在加强名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聚焦于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挖掘与保护,以及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
代表团中,苏念衾作为历史系年轻教授,因其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融合方面的研究专长,成为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她没有告诉陆则川自己来了京州,甚至没有发一条提及此行的朋友圈。这是一种微妙的心态,既然已经决定将那份情感深藏,便不愿再因自己的出现,给他带去任何不必要的干扰或涟漪。
她打算公事公办,考察结束后,若时间允许,或许会多留一两日,独自感受一下这座他正在倾力塑造的城市。
接待工作由京州市政府负责,规格很高。市委书记李达康亲自出席了欢迎仪式,并在随后关键的考察行程中,与副市长沈墨一同陪同。
李达康依旧是那副雷厉风行的模样,握手有力,言语简洁,但面对清华的专家学者,他还是拿出了足够的尊重。
沈墨则在一旁,以其特有的清晰逻辑和专业知识,向考察团介绍着京州“数字谷”和“生物医药创新园”的规划蓝图,以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历史街区、工业遗存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设想。
苏念衾穿着素雅的职业装,外搭一件米色风衣,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气质沉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
她认真听着,偶尔提问,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
在考察一处依托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时,李达康谈及园区规划曾遇到阻力,是省委陆则川副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批示“发展不能以割断历史为代价”,
要求在城市更新中保留城市记忆,注入文化灵魂,才使得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并形成了如今的特色。
“陆书记当时说,‘冰冷的钢筋水泥堆砌不出有温度的城市,缺乏文化底蕴的发展,如同无根之木,再高也难参天。’这话,对我们启发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