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是谁?到底是谁?!

沙瑞金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暮色将汉东省城的天际线染成一片沉郁的蓝灰色。

楼下街道的车流如同光织的河流,喧嚣却传不到这高处的静谧空间。

他脸上的线条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硬朗,那双惯常锐利的眼睛里,此刻却翻涌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陆则川今天的强硬,在他意料之中,又在他期望之外。

这小子,果然没让他“失望”。那份不管不顾、直插要害的狠劲,像极了年轻时在战场上搏杀的自己。

组织上安排他重回汉东,明面上的任务是“稳定大局”。而临行前,那位老领导将他送至门口,语重心长的那番话,至今仍清晰地印在他心里:

此刻他独自站在窗前,这其中的分寸,极难把握。考验不足,则难堪大任;约束过紧,又恐挫伤锐气。

而更复杂的是,在这“把握方向”的过程中,他还必须不着痕迹地剪除那些盘根错节的隐患——比如那位在汉东经营日久,如今却渐显步履沉重的高育良。

他回想起陆则川空降之初与高育良的迅速靠近,那时他就隐隐担忧。

高育良盘踞汉东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陆则川借助他的力量打开局面是捷径,但也容易被这棵大树缠绕,甚至被其阴影遮蔽。

如今看来,高育良自身的问题已渐露端倪,他必须借着这次“稳定”和“核查”的机会,无形中推动陆则川与高育良进行切割。常委会上他何尝不是在敲打陆则川,让他清醒?

只是,这小子领悟到了这一层吗?

沙瑞金望着窗外,目光深邃。他希望是前者。

一个成熟的执棋者,不仅要懂得进攻,更要懂得在必要时断尾求生,辨别真正的盟友与潜在的拖累。

……

与此同时,在各自的领域,祁同伟和李达康都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祁同伟在向陆则川汇报完吕州案件最新进展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陆书记,今天沙书记在会上那句‘搞小圈子’,针对性很强。高书记那边……似乎压力很大。”他注意到,陆则川听完后,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明确表示与高育良共进退,这种沉默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微妙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