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东征朝鲜·釜山合围

密林鏖兵,三军显威

平壤大捷后,卢象升并未急于直扑釜山,而是采纳了孙承宗“稳扎稳打,靖清后方”的建议,以及朱啸通过千里传音符传来的“清剿残敌,勿使死灰复燃”的旨意。大军分作数路,如同梳篦般,对朝鲜中部至南部广袤的山区林地,展开了大规模、拉网式的清剿。

逃入这些山区的,多是此前溃散的镶白旗、汉军旗残部以及少数死硬的朝鲜八旗兵。他们熟悉地形,利用错综复杂的山谷、密林和洞穴,负隅顽抗,不时出击袭扰明军粮道和小股部队,如同附骨之疽。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已然适应朝鲜战局、且各具特色的明军精锐。

天雄军之稳: 卢象升亲率的中军天雄军,如同移动的山岳。进军时,必有大量斥候前出十里,遇林不入,先以强弓硬弩覆盖射击,再派小队持盾谨慎探入。结寨时,壕沟、鹿角、望楼一应俱全,堪称教科书般的稳重推进。一旦发现敌踪,并不急于追剿,而是以绝对优势兵力缓缓合围,如同巨蟒缠身,让躲藏的敌军在无尽的压力下逐渐窒息、崩溃。许多清军残兵并非被杀死,而是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压迫感下,选择走出山林投降。

京营之巧: 李定国率领的京营铁骑,在山区虽无法纵马驰骋,却化身为最灵巧的猎手。他们以百户、总旗为单位,分成数十支精干小队,依据猎户和朝鲜义民提供的情报,专挑敌军可能藏匿的险要之处进行精准奇袭。李定国本人更是常常亲率一队,攀悬崖、涉深涧,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敌军巢穴之中。其双刀所向,往往能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便已斩将夺旗,端掉据点。其行动之迅捷,战术之刁钻,令残敌防不胜防,闻风丧胆。

血镰之悍: 高迎祥的独臂,并未减弱其半分悍勇。接到清剿命令后,他往往率领血镰营,直扑敌军势力最集中、抵抗最激烈的区域。打法更是简单粗暴至极:发现敌踪,便以部分兵力正面强攻吸引注意,自己则亲率敢死队,用御赐金镰开路,从最险峻、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起亡命突击。血镰营士卒皆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的老兵,战斗风格疯狂而高效,往往以伤换命,以命搏胜。其凶名在残敌中广为流传,许多小股敌军远远看到那柄标志性的金镰或独臂将军的身影,便已心胆俱裂,望风而逃。

在三支劲旅的默契配合与持续打击下,南部山区的抵抗力量被迅速瓦解、清除。明军的补给线变得畅通无阻,后方日益稳固。

------

攻心为上,釜底抽薪

这一日,卢象升正在大营审理一批俘获的汉军旗军官。一旁的高迎祥不耐烦地道:“卢帅,跟这些数典忘祖的汉奸有何好多说?统统砍了,首级传示各军,看谁还敢给鞑子卖命!”

李定国却沉吟道:“大将军,末将以为,杀戮虽可立威,却恐让剩余敌军更加死心塌地,与我军死战到底。是否可效仿陛下招抚流民之策,予以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