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四年,十月十二至十三日。
京师大校场的武举大比,已近尾声。经过层层残酷筛选,能留到此时的武生,已是优中选优的精英。然而,最终的排名与荣耀,仍需在这最后两日见分晓。考核内容也变得更加综合、实用,甚至略带趣味性,旨在发掘那些在传统武艺和兵法之外,拥有特殊才能或卓越实战指挥能力的人才。
一、 奇能异技·各有千秋
第一项:特殊科目“技勇”与“后勤”考核。
校场一侧,临时搭建起了工棚、铁匠炉、木工台、辎重堆放场等设施,气氛变得如同一个繁忙的军营作坊。
? “技勇”考核区:
此处考验的是动手能力、工匠精神以及对军械的直观理解。
? 工程搭建:要求小队协作,利用提供的木材、绳索,在规定时间内搭建一座高三丈、稳固可靠的了望塔或简易桥梁。
? 器械维修:现场摆放着带有故障的弩机、损坏的马车车轮、卡壳的燧发机(训练用) 等,要求考生快速诊断问题并完成修复。
? 基础锻造:提供铁砧、火炉、锤具,要求考生将一块铁坯锻打成一根合格的箭镞或一枚枪头。
此地,成为了许多民间匠师、猎户、手工业者子弟的舞台!他们或许在弓马策论上不占优,但一双巧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大放异彩。
石猛,其父是铁匠,他抡起铁锤,叮当声响,火星四溅,动作充满力量与韵律,片刻间便打出一枚寒光闪闪、棱角分明的三棱箭镞,质量甚至超过军中标配,引得考官连连点头。
广西陈二牛,对绳索和木材的运用出神入化,在搭建了望塔时,打的绳结既牢固又易解,结构搭建得又快又稳,显示出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并竟精通鲁班机关术,对复杂弩机的维修,手到病除,让人惊叹。
海军学员们在此项表现中规中矩,他们受过基础工训,但并非专长。张献忠、高杰等猛人则对此毫无耐心,张献忠差点一锤子把铁砧砸歪。
? “后勤”考核区:
此处考验的是谋划、计算、管理能力,乃为将之基。
? 粮草计算:提供一支万人军队的规模、行程天数,要求计算所需粮草、草料数量,并考虑损耗。
? 物资调配:模拟前线急需箭矢、火药、伤药,要求从不同仓库调拨,规划运输路线和人力。
? 骡马管理:识别马匹健康状况,计算驮运能力。
? 营地规划:根据地形图,规划一个能容纳五千人的军营,需考虑水源、卫生、防卫、功能分区。
此地,则是杨文岳的绝对主场。他运笔如飞,计算精准,调配方案合理高效,营地规划得井井有条,充分展现了其心思缜密、大局观强的特点,引得考官(来自户部、兵部后勤司的官员)交口称赞:“此子若管后勤,必无一疏漏!乃萧何之才也!”
钱知晏等海军学员也表现优异,算术能力在此得到完美发挥。
朱常汐(襄阳)再次发挥其精明,他算术能力不错,方案虽无大创新,但稳妥可行,数据详实。